首頁>情感>

婚姻“貴”

“彩禮”起源甚早,上古時期有“伏羲氏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的說法。而歷經千年後,它從傳統禮法的制度到如今已逐漸轉變成了不少婚姻的負擔。

隨著時代進步和經濟發展,彩禮也因此成了一支“潛力股”,它的價值遠超於其他商品的增長速度。高額彩禮在城鄉地區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天價彩禮”也已不是罕見的現象。

彩禮不僅僅是男女雙方定親要交的禮金,還包括一些衍生物。婚禮的過程繁瑣,婚紗照和婚慶以及婚宴的費用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而根據地方習俗不同,結婚當天也會有一些需要拿出來的“彩頭”。

隨著這支“潛力股”價格上升,不可避免的伴隨著一些社會矛盾的產生。在經濟相對落後的許多農村地區,高額彩禮加重了農民負擔。父母會將子女成婚看做自己的人生任務,而結婚又讓他們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積蓄盡數散去。

高額彩禮的對策

彩禮高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早就引起了國家的關注,婚姻法在每年也有適當的修改,高額彩禮不再是缺失法律約束的“脫韁野馬”。

2021年國家將要實行的政策是: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這條法規意味著彩禮要雙方商量一致,適度收取。

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當事人有權要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這一條例或許會對“彩禮高”的現象有所遏制,也算是變相幫光棍們降低了“結婚門檻”。

寫在最後

男女平等是一個很重要的理念,更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就存在的規定。而高額彩禮讓婚姻的“不平等”和封建思想的的殘留有所暴露,這一現象確實值得思考。如果男女平等觀念真正深入人心,彩禮實際上不會帶來太大的經濟困難,只是迴歸到一種嫁娶的禮節。

而正因為如此,鄉村地區的娶妻難現象才更為嚴重。甘肅省隴東地區的一位基層工作者提供了資料,該地區的農村彩禮和農民年均收入的比例已經達到35:1。

家境一般一家多子的農民家庭在婚戀市場不受人待見,鄉村地區條件好的女性也更傾向於嫁往城鎮,除非有高額的彩禮家裡才會妥協“下嫁”。一些適婚男女將婚姻當做市場,不在“心理價格”的通通不考慮等也是無奈之舉。

但如今的年輕人對這一習俗的重視程度,與老一輩人有一些不同,更有意願去關注自己婚姻生活和雙方的感情。彩禮是締結婚姻的一種禮節,而不是相互攀比的資本,讓它迴歸本身,拿走婚姻上面負載的“重量”,對社會發展的進步更有利。

1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兒媳摁住婆婆就是兩巴掌,兒子還拍手叫好:幹了我想幹不敢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