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見一個影片,老人的妻子生病住院了,兒女都不在身邊,已經70多歲高齡的老人,感到無助與不知所措,在醫院急的直哭,看到這樣的新聞真讓人心酸。
要是我以前年紀小就時候,這樣的影片我都不看,覺得和我沒關係,但是現在結婚有孩子了,家裡的老人也都年紀大了,我感同身受。
年輕的時候種什麼因,老了得什麼果。年輕的時候不賺錢,老了就知道拖累人生孩子有什麼用,關鍵時刻都找不到人獨生子女的悲哀,老了生病才體現出來
生孩子有什麼用,關鍵時刻都找不到人獨生子女的悲哀,老了生病才體現出來
還有好多好多的評論,有心疼老人的,有譴責老人的。
我覺得人的年紀大了,思維不活躍了,行動也遲緩了,很多事情腦袋也轉不過彎了。
俗語常說,老小孩,老小孩,年紀大了的老人就跟孩子一樣。
就拿前一段時間,我婆婆做眼睛手術的事情來看,人年紀大了做一些事情,還真得需要兒女的陪伴。
1、年紀大思維不靈活,一遇到事情就會緊張
我婆婆去的醫院,做白內障的人很多,所以給我們排的床位是突然告訴的,當時我婆婆的核酸做完了,我老公還沒做。
去之前,我婆婆說沒事,她自己可以,也不是看不見,也不是走不動,沒事。
後來住院的當天,我老公在外面把住院手續都給辦好了,我婆婆自己住進了醫院,我老公下午才出核酸的結果,他進不去,就去上班了,晚上再去醫院。
所以有幾個小時,是我婆婆一個人在裡面,大家都知道,住院進去必須做一些亂七八糟手術之前的檢查。
而且大醫院樓層也多,檢查的地方也多,也都不是在一個樓層,找起來有時候真的不容易。而且醫院的醫生護士那麼忙,人家哪有時間,專門陪你一個人去做檢查呢?
等晚上我老公去了以後,給我打電話,說我婆婆血壓高,都180.200了,我說怎麼可能,老太太血壓平時一點也不高。
我一想,肯定是緊張了,著急上火了,又要自己找檢查的地方,又要取結果,她一個在醫院慌了。而且手術之前需要上很多眼藥水,有上4次的,有上2次的,就是很繁瑣。
後來我老公去了,再去檢查好了,血壓不高了,第二天順順利利做了手術。
等我婆婆出院回來,我問她,是不是緊張著急了,她說是。
所以這個爺爺也一樣,他的孩子沒在身邊,他沒有主心骨,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2、獨生子女的家庭養老真的不容易
影片裡沒有說清楚是通知了孩子,孩子沒來,孩子壓根沒通知孩子。咱們也不能對孩子做什麼評價。
我就說說自己的觀點,如果家裡是獨生子女的,儘量不要遠嫁或者去很遠的地方定居,我們小的時候,父母走哪都帶著我們,出去玩,出去旅遊,出去吃好吃的。
可是等父母老了,如果我們不能為父母做什麼,那最起碼在他們特別需要的時候,我們也要出現呀!
為人子女最重要的就是孝順,不是盲目的父母說啥是啥,但是父母有病需要照顧,難道還不能做嗎?
有時候我特別理解有的人為什麼要二胎,最起碼等自己老了,可以有人抽時間照顧自己,兩個孩子也是有商有量的。
不要說什麼,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生活,養兒防老,古人留下的話,都是有道理的。
3、年輕的時候給自己買保險,買醫保,買養老
還有我覺得,正常的情況下,除了再養育子女的同時,也要給自己買一份退休金,現在國家政策都好了。
農村和城市都可以買保險,然後到退休年紀就可以領錢。
如果你有醫保的話,看病也是會報銷很多,就像我婆婆這次住院,花了8000多元,報銷了3000多元,一下子感覺就減輕了點壓力。
我常聽老人說的一句話就是,老了儘量不給兒女添麻煩,自己過,去養老院,怎麼樣,怎麼樣的。
如果你身體健康,頭腦清醒,自己有錢,想怎麼辦就怎麼辦,沒有人會約束你。
但是你如果癱瘓了,如果頭腦不清晰,如果你沒有錢呢,兒女怎麼可能不管。
所以年輕有能力的時候,多幫幫孩子,大家相互理解,那些一天也不幫著兒媳婦帶孩子的老人,孩子能沒有怨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