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今天是週六,不到7點鐘,我和女兒還在睡夢中,就感覺到了電話的震動,迷迷糊糊接起來,那頭是連續不斷的哭聲,是一位幾個月沒有聯絡的朋友打來的。

朋友在電話裡哭訴,她早上5:30叫孩子起床吃飯、學習,孩子不願意,才放寒假沒幾天,孩子想睡幾個懶覺。兩個人的態度都不好,吵了起來。

她坐在地上大哭:“這麼多年,我為了你才沒離婚,我容易嗎我!”後面還說了一堆這些年她的心酸史。腦補這個畫面,一定是雞飛狗跳。

沒錯,她這些年過得不容易,老公經常在外面應酬,對她漠不關心,有時候兩個人在家裡冷戰,好幾天不說一句話。

就在她聲淚俱下控訴的時候,孩子突然像瘋了一樣,大喊一聲,朝牆上撞去。這一幕把她嚇蒙了,孩子的腦袋鼓起了一個大包,反應過來的她趕緊帶孩子去了醫院,結果診斷為輕度腦震盪。

醫生說要住院觀察幾天,她把孩子安頓好就給我打了電話。

她說,很後悔,不應該說話那麼過激,但她又真的覺得非常委屈,她以為說一說自己的難處,孩子就能心疼她,自然也能更懂事。

她覺得孩子的心理出了問題,希望我能跟孩子談談,但我卻認為問題更嚴重的是她。

我立馬打了車去醫院,見面時,她一言不發,目光呆滯的坐在走廊的長椅上,她說孩子不願意跟她說話,她也不想在房間裡待著,一是壓抑,母子兩不知道說些什麼,二是怕自己哪句話說錯了,孩子情緒激動。

他兒子今年上初一,小傢伙不排斥我,我們簡單的聊了幾句,他說:“阿姨,我知道我媽不容易,但我更喜歡那個堅強的媽媽,我媽以前不是這樣的,自從我上了初中之後不知道怎麼了,她總是把為我好掛在嘴邊,說過無數次,不跟我爸離婚是為了我,其實,她過得不開心完全可以離婚,對我不會有什麼影響的,為什麼要拿我當藉口?”

很難相信,這些話是從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口中說出來的。我跟他說:你媽媽有她做的不對的地方,阿姨也會跟她談的,不過你當時的行為真的把你媽嚇壞了。”

“我覺得是我的存在才讓他們冷冷淡淡的,也許我死了,他們就好過了。”

我驚訝,母親的一句話居然會在孩子心中掀起如此大的波瀾,我也驚訝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居然有這樣的想法。

孩子給爸爸打了電話,要求爸爸來照顧自己,他說想和爸爸談談,同時拜託我送他媽媽回家。

我真的覺得這是一個很貼心的孩子,如果不是朋友當時太過激,肯定不會是如此這般景象。

你小時候聽沒聽過這樣的話?你現在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為了你我才沒離婚”;

“你咋就不懂事?爹媽賺錢多不容易”;

“我每天起早貪黑伺候你,你就不能好好學習嗎”;

“為了你,我連班都不上了,你為啥不能聽點話”;

“管你不都是為你好嗎?你要不是我兒子,我費那麼大力氣幹嘛?”

父母說這些話的目的,不過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聽話懂事,可是作用到孩子身上,就變成了枷鎖和壓力,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是內疚感。

“內”,自我,“疚”,愧疚。有的孩子聽了這些話,便開始不斷的自我反思,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而給父母帶來了困擾,很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事,一方面是出於報復,另外一方面是出於補償。

有些家長不停的給孩子灌輸一個觀念:我不管做什麼,都是為了你。然後又口口聲聲的說自己不要回報。好吧,就算你真的不要回報,這句話也在孩子心裡深深紮了根,在他看來,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迴應你的“委屈”和“付出”,自己就大逆不道了。

古希臘原子唯物論的奠基人德謨克利特說過,宗教起源於人們在良心上的內疚和人類對自然的敬畏。

難道家長也是想用這樣的“內驅力”來達到“控制”孩子的目的嗎?

家長愛孩子本沒有錯,但不要給孩子套上枷鎖,更不要道德綁架,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不過藉著母親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上,不要把家長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否則,你們倆都不會幸福。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原來,當男人不再愛時,才會有這些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