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眼瞅著馬上元旦了,老媽天天嘮叨著希望嫂子可以帶侄女回來過元旦。我已經切實分析過了,嫂子不會回來的,不要想了。但是老媽還是天天盼著、嘮叨著。
是這樣的,我嫂子的孃家原本和我家只是隔著一條馬路,也就一頓飯的功夫就能到。可是自從嫂子的父親去世後,她媽媽就跟著兒子和兒媳婦去淄博住了。嫂子的哥嫂給他母親買了套70多平的房子,靠著孩子的學校很近,這樣她母親接送孩子上、下學很方便。
而我嫂子呢,結婚後就和我哥去無錫了。一年最多也就回來兩趟,自從我侄女出生後,一年就只能回來一趟了。不過我嫂子自從生下我侄女後基於陪伴孩子的童年的想法,而且他們生活條件尚可,我嫂子也有做全職媽媽的條件,所以她一直沒有上班,自己帶孩子。因為無錫的天氣,冬天溼冷,那邊又沒有暖氣。而且我侄女現在還小,也沒有上學,所以這兩年一到冬天我嫂子就帶著孩子去淄博過冬,等過年的時候我哥放假,他們一家三口再一起回老家過年。
其實,我嫂子這樣安排我完全理解,她自從結婚後每年可以回來陪她媽媽的時間很少,現在趁著我侄女小能多回來就多回來陪陪她媽媽,畢竟等我侄女上學了,再回來就要等孩子放假了,時間上肯定沒那麼自由了。按時間算,她們今年回來了,明年大概還可以再回來過一個冬,再以後孩子就要上學了。
雖說淄博離著老家也不算很遠,但是開車也要兩個多小時了,坐車的話還要轉兩次公交時間更長。關鍵是帶著的孩子,有孩子就多了很多行李,來回一趟確實不方便。家裡也冷,洗洗涮涮的也很不方便,特別是孩子晚上不睡整覺,經常要起床,家裡沒暖氣,晚上爐子滅了真的很冷,而且我哥不在家,晚上我嫂子一個人看我侄女確實吃力,半夜再叫我爸媽又不好意思,我媽睡晚上又是打呼嚕又是磨牙的,所以也不可能陪我嫂子和侄女一起睡。總之回老家過元旦以後住下不現實,但是如果過個元旦再回淄博來回坐車也麻煩,實在是沒必要折騰這一個來回。
而且現在是冬天了,疫情也挺緊張,還是儘量不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年他們走的時候是我開車送的他們,但是元旦我如果負責接送,去接回來,再送回去,自己再回來也很勞累,而且我也結婚了,家裡奶奶80好幾,也是盼著回去過元旦。如果他們來了直接等年後再走還行,我可以去接,但是他們還要回去,對我而言也太折騰了,關鍵是現在白天時間又短,所以接送她倆也不現實。
這些我也跟我媽說過,她也理解。但是這離著元旦越來越近了,她似乎還是期待著有什麼奇蹟出現一樣,還是希望我嫂子可以帶著孩子回來過元旦。
是不是人老了都這樣,我家奶奶也是,總是希望你回去就不走了,我這離著老家不遠,也經常回去,但是每次一走的時候,奶奶似乎驚慌似的問“走嗎?”我應一聲“不早了,該走了。”“哦,沒啥事回去吧”說是讓走但是滿臉上都寫著在家住一晚吧。但是我必須走,因為我每週只休一天,而且每天7:40就要打卡上班,就算在濱州,現在天還沒亮就要起床準備走了,從老家走不堵車也得一個半小時,那樣我6點就要走,5點多就要起床,萬一路上堵堵車還是要遲到,實在是得不償失。但是每次回了老家,奶奶還是眼巴巴的希望我們可以住下。
而且老家也根本沒地方住,奶奶住的那兩間房裡就一張床,家裡還有一個院子,每次過年的時候我和老公回去會在那個院子裡住。但是一年沒人住了,裡面真的是冷冷清清的,還要打掃,被子也很涼。回去過年要住好多天還值得把房子收拾一下、曬曬被子,就住一晚實在是不值得收拾。最關鍵的是我上班時間太早,我不得不走。所以每次走的時候看到奶奶一臉的不願意,我也是覺得很難面對。
人老了,盼孩子常伴左右的心思我能懂;而且我們無法常伴左右的現實情況,他們也不是不懂。為什麼每次都非要那麼期待、那麼盼望呢?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失望的多了就很容易化為怨氣,使他們覺得他們總是在替年輕的著想,而年輕的此時倒是顯得只顧自己、不顧老人,貌似缺少點人情味了。
其實感情大家都有的,我們年輕也不是隻講現實的。我們也很想在家裡多一些陪伴,嘮一些家常。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多大啊,我們真的是一天都捨不得耽誤。就像今年《中國好聲音》中一個選手宋宇寧一句歌詞裡唱的“你拼過了命啊,做個優秀的人,多回一次家啊都不肯,我現在夠好嗎,有沒有辜負的人,不負自己 ,不忘感恩”。
其實,老人啊,既然明白很多事情不現實,就不要心存期待了。這樣我們回去是驚喜,沒回去也不存在失望不是很好嗎?而且你們的期待也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壓力,辜負了你們的殷切期待,我們也會有很大的負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