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們開始躍躍欲試,早早打點行囊,約齊家中的小夥伴,準備春節小聚了。也有人開始計劃用年終獎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有人想給父母買上一個按摩椅,幾套衣服。團圓,好像那輪巨大的明月,指引著我們回家的路,照亮每一顆遊子的心。
這些充滿幸福感的瞬間背後,卻是年輕人隱隱的恐懼和擔憂,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起,又是一次大規模家庭批鬥大會的開始。工作不好的要被批,學習不好的要被批,單身的要被批,結了婚還沒要孩子的也要被批。
老人們常常覺得婚是可以催出來的,孩子也是可以催出來的,但年輕人是否真正做好了準備,才是最關鍵的節點。這些催出來的婚姻和孩子,最後會成為什麼樣子,總是令人擔憂的,因為這背後,不是幸福,而是無奈。
小薇結婚三年,一直沒要孩子。夫妻倆覺得生活在北京壓力很大,有了孩子只會讓這種壓力加劇,而他們並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去扛住這些壓力。但小薇的母親擔心她因為遲遲不要孩子而在婆家受欺負,就一直承擔著催娃的角色。到了後來,生孩子成了母女之間唯一的話題,小薇躲避著,不給母親打電話,於是母親的電話就打到女婿那裡,小夫妻不勝其擾。
小薇理解母親的本意是為自己好,最後被催煩了的小薇與丈夫一商量,就要了孩子。母親高興極了,承諾有了孩子就過來幫忙帶。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子,小薇還在適應初為人母的角色,可麻煩事兒一件接著一件。
小薇在北京的家是一個普通的兩室一廳,有了寶寶之後,嬰兒床、玩具、囤積的尿不溼漸漸佔據了家裡的大部分空間,三個成人生活在這裡,常常會撞成一團。生活習慣的不同,讓丈夫也很不適應,但因為母親來幫忙,所以誰也不敢抱怨什麼。
月子裡的寶寶會哭鬧,每次一哭鬧,母親就說:"是不是你奶水不好? 你是不是又吃什麼了?"小薇只覺得很委屈,又不好發作,偶爾跟丈夫抱怨幾句,丈夫也不好說什麼,只能不了了之。這些小小的摩擦都可以克服。
但2個月後,父親不小心摔斷了腿,母親只好趕回家照顧父親。母親這一走,很多隱藏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岳母在的時候,丈夫幾乎沒管過孩子,現在岳母走了,每晚丈夫下班就要幫著帶孩子,孩子的哭鬧常常讓丈夫大發雷霆。
白天一個人在家的小薇,上廁所也要抱著孩子,做飯也要抱著孩子,自己也是跌跌撞撞。這樣強度的生活狀況下,小夫妻之間的包容和理解漸漸消磨光了。兩個人每天為了孩子的問題吵架,丈夫抱怨小薇懶惰,帶個孩子都帶不好;小薇指責丈夫無能,賺錢少,都請不起月嫂。壓力之下的情緒漸漸變成互相刺痛的工具,每一次爭吵的升級,讓彼此眼中的對方都扭曲變形。
三個月後,小薇與丈夫分居了,父親腿傷好了之後,母親急急忙忙的回到北京。看著母親疲憊的身影,小薇說不清是感動還是責怪。畢竟沒有扛住壓力選擇生子的人是自己,母親也已經盡力在幫助自己了。而母親似乎也很難理解,為什麼孩子沒有成為維繫婚姻的紐帶,反而成為了讓他們漸行漸遠的導火索。
背靠著背的小薇和母親都無法理解對方的做法和選擇,但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一旦做出選擇,就要承擔選擇的後果。小薇會與丈夫和好,或是離婚,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個故事足以讓兩代人去思考。對於他人的生活,建議和干涉的尺度究竟在哪裡?對於自己的生活,選擇和接受的邊界又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