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送錯禮物,毀了我的10年結婚紀念日

我的朋友佳慧,非常氣憤地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

她看到老公的手機挺舊的了,便揹著老公,挑選了一臺和老公舊手機相同品牌的新款,想在他們結婚10週年紀念當天,作為驚喜禮物送給他。

結果當她拿出手機時,老公的第一反應卻不是驚喜,反而帶著幾分埋怨:

你怎麼不跟我打一聲招呼就買?錢燒的嗎?再說你知道我要換的就是這種手機嗎?

還連連說著要去退掉。

佳慧猶如當頭被澆一潑冷水,又氣惱又無語。可想而知,當天兩個人大吵一架,不歡而散。

誠然,收下自己不喜歡的禮物,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件挺尷尬的事情。但佳慧丈夫這種不假思索的反應,真的只能用“缺乏情商”4個字來概括了。

這位丈夫不明白,妻子所作的種種,只是為了讓他們10年婚姻的紀念中,增加一份彼此能看見的溫馨。哪怕這種舉動再笨拙,她的初衷仍是善意而美好的。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麥琪的禮物》這篇小說:

妻子賣掉了自己身上唯一有價值的東西——一頭瀑布般的長髮,只為了給丈夫買一條配得上他祖傳金錶的錶鏈作為聖誕禮物;

而丈夫給妻子的聖誕禮物,一把鑲著珠寶的梳子,卻是用他身上唯一貴重的金錶換來的。

為什麼太多夫妻,都不能像《麥琪的禮物》中那一對貧窮夫婦一般,為了送給對方毫無用處的禮物而不惜典當自己最貴重東西,得知真相後卻依然緊緊相擁?

到底是什麼,扼殺了他們對彼此的理解、同情、以及對伴侶種種不如人意的接納?

妻子這張嘴,叫我無法忍受

無獨有偶。

前幾天一位男士跟我說,他不知道該拿妻子怎麼辦。

他說,妻子的優點很多,勤勞顧家、堅強能幹、孝敬公婆。可是“就是一張嘴,太損了。”

婆婆的媽去世了,婆婆很傷心,妻子在一旁說:“80多歲,也該死了。”

婆婆一聽這話臉色就變了,妻子卻繼續說:“我們那兒,上了80歲就算喜喪了,家人都要笑著送走的。”

婆婆冷冷地說:“我們這兒不是這樣,你在我這就不要說這樣的話。”

妻子在婆婆那兒吃了癟,回頭跟他告狀:“我又不是那個意思,你媽也真是的,什麼你這我這的。”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比如,別人跟她說:“你老公真好,會做飯還會帶孩子。”她會當著眾人的面拆臺:“哪裡哪裡,是他沒本事吧,這麼多年一事無成,只配當個家庭煮夫。”

又比如,單位升職沒輪到他,他十分失望,回家聽妻子抱怨:“我早跟你說過,要跟某某領導搞好關係。你真是沒眼力勁又聽不進我的話,但凡聽我一句,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窩囊!”

妻子人並不壞,很單純,所以哪怕他再受不了,也會勸自己咬著牙齒忍耐。這麼多年,一直在“離不離”的邊緣糾結,他說:

“有時候我只是需要她的一點安慰或者鼓勵,但她這張嘴,毀了我所有期待,把我對婚姻生活的心氣越澆越涼。”

只要不張嘴,還能做夫妻;一張嘴,立馬把柔情蜜意統統抹殺。很多感情,就這樣毀在一張嘴上。

不討喜的伴侶,讓婚姻變成一座死城

像這樣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一位丈夫炒股失敗,每每都被妻子拿來嘲諷,連做飯時放少了鹽,都被妻子說:“哎喲,你這智商,幹什麼能成啊?”

一位太太想要減肥,丈夫在旁打擊說:“別減了,臉不好看,減肥成功了也是醜女。”

只要是一感覺不順心,就可以立刻把負面情緒向對方釋放;明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誰也不願退一步,不斷讓爭吵升級。

這樣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在每一個家庭,都有可能發生。不是三觀不合、不是不愛對方,很多夫妻感情變壞的起點,往往只是學不會好好說話,在一次次溝通受挫之後,漸漸變得無法忍受。

於是,有的學會了閉嘴,有的則摩擦不斷。總之,最後都是日久生厭,感情消亡。

越親密的人,應該越善待彼此。可現實中,很多人卻反其道而行之。

有些人,在工作職場上彬彬有禮、在飯局上推杯問盞、和朋友和顏悅色、和閨蜜嘰嘰喳喳。可一回家、一關門,就對伴侶再沒個好臉色、好耐性。

為什麼這些人面對伴侶,就偏偏不能好好說話,一定要用最難聽的表達,給對方添最無謂的堵?

因為他們忘了一點:

在這個情商比智商重要的社交時代,他們卻忘了在親密關係中,做一個討喜的人。

什麼是高情商的表現?

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對“高情商”說出自己的理解,因為無非就是幾點:

1、在合適的場合,說合適的話;

2、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

3、與人相處時,能讓對方感到放鬆;

4、維持情緒穩定的能力比別人強。

如果每個人能在婚姻中做到以上4點,那麼他們一定擁有世界上最和諧美好的夫妻關係。

然而,以上這些,在那些雞飛狗跳的婚姻中、在那些不討喜的伴侶身上,幾乎不存在。

他們好像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自說自話。

他們絲毫不覺得自己的某些行為和語言會對伴侶造成困擾或傷害。

他們似乎以為對方有某種特異功能,能聽到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能體諒自己或許某個時候的詞不達意。

而不管他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總有其自己的理由:“我的初心是好的,我並沒有想讓你不高興,你為什麼這麼敏感/矯情/不講道理啊?”

他們強迫對方接受自己這一套理由。卻並沒有意識到,伴侶也是會思考、有喜怒的獨立個體,對方聽到傷人的話,也會傷心、會生氣。

這,也許就是他們不討喜的真正原因——

即使這麼親密,但他們仍無法看見對方、感知對方。

自然也就無法換位思考、平等交流。

為什麼越親密,就越不想討對方歡喜?

冒犯、粗魯、冷漠、驕橫、自以為是,……人們知道,這些都是不討喜的。

然而,越是親密的夫妻,越不在乎自己這些令人生厭的行為。

說了愚蠢的話,做了過分的事情,卻覺得對方肯定能容忍和放過。我知道傷害了你,但希望你一笑了之,讓我繼續在婚姻中做那個最肆無忌憚討厭的人。

很多人對待婚姻中複雜的關係,在逐漸加快的生活節奏中變得不再耐心,總習慣跟著感覺走,用一時的情緒代替感受,用一時的感覺代替思考。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現在的我們,可以輕而易舉聯絡到彼此。然而每個人卻活得越來越像一座孤島,我們對於親密的渴求從未消失,但我們培養親密的方式卻越來越少。

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走入一段親密關係,這其中什麼對自己最重要?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

愛情與成熟度有關。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麼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能維持一段良好親密關係的,不靠麵包、不靠激情、不靠犧牲和奉獻,而是你是否足夠成熟、而且一直在成長。

不成長的人,永遠生活在幼稚的自我中,成為親密關係中的巨嬰,永遠需要依賴別人,永遠需要以哭鬧來彰視訊記憶體在。

這樣看似親密,其實卻是一種極不健康的關係。

其次你要明白,生活中的溝通交流,90%與三觀和對錯無關。

婚姻中,有一種不討喜就是“凡事要論對錯”。煮飯放多少米多少水,都能吵個天翻地覆。

一個總是需要證明自己正確的人,不論在什麼地方、婚姻內外,都是一場友好談話的破壞者。

可是,生活中哪來這麼多的是非呢?哪怕是亞當和夏娃,他們每天24小時,也不外乎吃喝拉撒,無關人類前途命運和靈魂深處的拷問吧。

普通夫妻,生活中90%的交流大概也就是你隨便說說,他隨便聽聽,完全不必上升到三觀,更不必事事論對錯。

最後,關係越近,越容易露出彼此的缺陷和槽點。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方不那麼值得愛了,殊不知這個時候,對方眼裡的我們,同樣因為距離的拉近而露出了不堪接受的真相。

這種靠近,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場艱難的考驗,考驗我們在期待和現實中,獲取平衡、找到價值的能力。

然而很多人在這考驗中失敗了,他們接受不了期待落空的失落,無法接受現實的真相。他們大聲疾呼:“那個可愛的戀人,去哪兒了?”很顯然,他們不具有這種能力。

所以,這些人才會沮喪和憤怒——越是依賴他人為自己提供價值感,就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他人令自己失望時,感受到巨大的怨恨。

親密的感情如同銀行:你平日裡所有“討喜”的行為,都是往這個銀行裡存錢。而你的每一次任性、貶低、口不擇言,都是從銀行里扣除愛的積蓄。

這,也許就是對關係的“經營”。

看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會失去耐心,會說:“平日在外頭點頭哈腰,回到家裡難道還要經營,活得這麼累嗎?”

是的,除非你永遠不進入親密關係,否則糟糕的婚姻,就會像一池堆積不洗的髒碗碟,慢慢發黴、發臭,到最後你要所付出更多,甚至是傷筋動骨的勞動。

所以,擁有一段婚姻又不想失去的你,從今天開始,努力成為一個討喜的人吧。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離婚的四種情況,哪種才是最好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