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話題解讀,帶您走進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文 | 風停夜泊
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但是,生而為人,做任何事都需要掌握分寸。凡事過了分寸就容易極則必反,嚴重者會殃及無辜。
人性最大的惡,是扭曲了善的本真,站在道德的最高階拖累他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生活安定,也希望世界充滿愛。大多數的人們都在理智的狀態下,做力所能及的事,凡事量力而行不給他人添麻煩,這便是善良了。
只是,無論哪個時代,都存在不自量力、給自己給他人帶來消耗的人,也許她們的本意是好的,但仍然不被人理解和認可。
人們對於這樣人的所有行為只能無奈地說:她,也是好心!但,評價也僅此而已!
《渴望》中的劉慧芳,是一個沒有分寸、毫無界限感的女人——爛好人,劉慧芳式的善良,也實在可惡至極。是現實生活中太多“假聖母”的標誌。
真正的善良,從來都是真正的為他人好,他人也因為自己的“善”真正的變得美好了,可“假聖母”式的善良,為他人帶來的只是“添亂”!
為何劉慧芳式的善良,會招人煩?
1:時刻叨擾他人一個人的善良是主觀意識發出,並透過自己的行為去完成善良的目標,並因為自己的善舉,為他人帶來了方便或好處。這,才是真正的善良。
可反觀劉慧芳,會讓人大跌眼鏡,甚至幾度懷疑,善良的人真的是她自己本身嗎?
劉慧芳式的善良,是建立在時刻叨擾他人的基礎上。她所有的善舉,都是踩著別人幫助他完成的人的肩膀完成的。
沒錯,燕子撿到了小芳,後來成為了劉慧芳的女兒,可這一路走來,真的是她一個人完成的善舉嗎?
首先,小芳剛被撿回來的時候,全家並沒有決定直接收養而是三番五次要送人始終沒能如願。甚至,劉慧芳婚後,也默認了王滬生私自決定送走小芳的事實,只是陰差陽錯又抱回來了而已。
其次,隨著小芳逐漸長大,基於人還是有感情的動物,大人、孩子產生的互動的感情,這才不得已留下了孩子。
小芳從小到大的撫養,劉慧芳確實是佔用了很多精力,但卻因為自己所謂的“善舉”,身邊所有人都被她一一叨擾。
劉慧芳,是“拖累”的化身。不是嗎?
無論是小芳經濟上的補貼還是家中大小事務,宋大成、月娟甚至田麗等等,沒有任何一個人不被她叨擾。
難道,就因為她養了孩子就要所有人替她負重前行嗎?
王滬生雖然是一個不成熟的巨嬰,可他曾經對小芳也是視如己出,可劉慧芳和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應該的、必須的……
見過劉慧芳接收太多人的經濟資助,從來沒見過她還錢給誰……
劉慧芳,站在“我道德、我善良”的制高點,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感恩過。試問誰有義務為她的行為埋單呢?
劉慧芳的生活裡,從始至終都不明白量力而行、不拖累他人的含義是什麼。
2:時刻拎不清在所有人際關係面前,劉慧芳始終是“拎不清”的“毒”善良。
已和宋大成有婚約,卻因為王滬生動了春心臨陣脫逃。然而,嫁給了王滬生的劉慧芳從來沒有與宋大成劃清界限。
反倒是“有事、沒事宋大成”,這給自己的閨蜜、宋大成的妻子月娟,以及自己的丈夫王滬生,帶來了很多的心理折磨,卻總以“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位置高居。
與王滬生離婚後,除了有事、沒事宋大成外,又開始明知道母親要把羅岡與自己撮合,仍然不避嫌地有事沒事找羅岡。以至於王滬生父親多次要求兒子、兒媳重修舊好,仍是沒能如願。
站在劉慧芳的角度,宋大成是自己多年的老大哥,來往甚密屬於重情義的感恩並沒什麼見不得光的。
但偏偏二人後來的前任未婚夫妻身份,是本該限制密切來往的根本。
何況,閨蜜月娟已經嫁給了宋大成,自己即使感恩是否也該考慮月娟的感受呢?若是來往沒那麼頻繁,或許宋大成和月娟的婚姻不至於越來越糟糕,甚至會令月娟失去心愛的孩子。
羅岡因為知道小芳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對劉慧芳格外照顧,這是一種“還人情”,可劉慧芳在不知道這些實情之前,就開始了與羅岡來往甚密,這是否證明了在劉慧芳心裡,從來對異性都沒分寸感?
與王滬生未確定戀愛關係以前,劉慧芳與宋大成還有著婚約,就已經不止一次主動上門,這也是王亞茹一直看不慣她的原因之一。
劉慧芳,看似和誰都有情有義,但她除了一心一意撫養小芳,給王滬生做過“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之外,身邊任何一個人,都因為她的拎不清而被殃及到。
感情裡,不避諱與其他異性的來往甚密,一個“問心無愧”就可以回絕了所有人對她的看不慣嗎?
友情裡不考慮閨蜜感受,時刻與閨蜜的男人親密無間,尤其當著閨蜜月娟的面,劉慧芳與宋大成從來又沒有話題,一句“清白的”就能讓月娟所有的吃醋都被人戳脊梁骨說小氣……
劉慧芳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但拎不清關係的傷害他人,就是她的過失。
3:看似無私,實際最自私劉慧芳一個未出嫁的女人,做了一個撿來的孩子的媽,這本是一件道德的事。
可她的這種善良,生生是給人一種非常彆扭的存在感。
劉慧芳,看似無私,實際上最自私。在她的世界裡,只有自己多麼苦、難需要幫助和理解,只有自己的女兒小芳多麼的可憐需要得到眾人的愛。
劉慧芳從來沒想過,自己的世界是自己的選擇,從來與他人無關。
一直以來,都別忘了在幫助別人這件事上,從來都是幫助是人情不幫是本分。
劉慧芳看似什麼都不說,嚥下了所有的委屈,做了好事不留名。實際上,她的無言是最大的表達,她的不留名早已人盡皆知。
眾人出錢受累替劉慧芳負重前行,而揹著“大好人”、“真善人”名譽的人呢卻是劉慧芳,這不是自私又是什麼呢?
自私的善良並無道德可言。
若是真善良,便不會因為自己的事情過多的攪合別人生活不安寧,比如月娟的一生都被她攪亂了。
若是真善良,就不會總覺得自己苦、累和委屈。可劉慧芳常常以最無辜的身份置身事外的時候,是否考慮過所有人的混亂,都是自己帶給別人的麻煩呢?
劉慧芳式的善良,比真惡人還要可惡。
若說值得稱讚的善良之人,只有肖竹心和田麗,她們才是真的為別人好,真的給別人的生活透過自己善良的行為帶去了美好。
相比之下,劉慧芳自私式的善良,真的微不足道,併為她給別人帶去太多的麻煩深感可惡。
都是第一次做人,不給他人添麻煩就是最大的善良了。切不可因為自己的拎不清、無界限感、自私,拖累他人的生活!這才是完成了真正善良的第一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