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實很多婆媳矛盾,正是因為婆婆不能一碗水端平引起的。當媽媽的肯定心疼自己的兒子,但是平等地對待兒媳婦,最起碼不能在表面上做得太過分,才可以讓兒子的小家庭保持和諧,才是真正的對自己兒子好。
有些婆婆,因為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代,即使是現在物質充足了,也經常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對兒子和兒媳婦區別對待。婆婆以為多給兒子吃一口好的,對兒媳婦故意苛責一點,是對兒子好,實際上是無形中破壞了小兩口的關係,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小青的婆婆年紀比較大了,今年有六十歲。因為是老來得子,所以對小青的老公特別寵愛,平時老公在自己家,都是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只給他一個人。
小青雖然知道這些,但是在和老公在一起的時候卻絕不讓著,畢竟兩個人過日子是天長地久的事情,只有平等的關係,才能真正持久。
而且,老公也非常認可小青的這種平等觀念,畢竟是組建一個自己的家庭,而不是給自己找一個處處讓著自己的媽媽。但是小青和婆婆接觸之後,卻發現,事情不像自己想得那麼簡單。
在結婚之前,因為小青還不是自家人,所以婆婆對待小青還算是比較客氣,小青沒看出什麼奇怪的地方來。但是結婚之後,小青就發現事情有點不對。
雖然兩個人和婆婆並不住在一起,但是因為在一個城市,週末或者過節的時候,婆婆經常會和小家庭在一起。小青發現只要是婆婆在家裡的時候,老公簡直被寵成一個大寶寶。不僅任何家務活都可以不幹,而且在吃飯這種小事上,婆婆居然也有明顯的偏私。
如果一道菜特別好吃,那道菜一定會放在老公面前,而且婆婆還會刻意少吃,讓自己的兒子多吃。小青覺得這樣不行,老公畢竟是自己家裡要獨當一面的男人。但是這個時候,婆婆還沒有對小青做什麼,小青也不好說什麼。
後來慢慢地,婆婆開始要求小青平時多照顧一下老公,因為自己的兒子每天上班很辛苦,回家就不要再讓他做事情了。小青心裡已經很不爽了,好在老公的態度還不錯,不會把所有的事情都給小青。
直到有一次,小青和老公買了一份紅燒肘子到婆婆家一起吃,因為兩個人都喜歡吃這道菜,盤子很快就快見底了。
婆婆見小青只顧著自己吃,完全都不知道留一點給老公,有點生氣地說:“你多吃菜,把肉留給我孩子吃吧。你保持身材也是好事情,我兒子那麼喜歡吃這個肘子。”小青直接說:“呵呵,不可能。他是你的兒子,可他也是我的老公啊。媽,他都多大的人了,該頂天立地的時候了,你別總把他當你的小寶寶。”一席話說得婆婆目瞪口呆,小青說完了,就低頭吃自己的東西,不再去計較這件事情。
直到婆婆再次開口:“你們平時在家都是這樣的嗎?要知道在我家我兒子可是受不了一點委屈。”小青說:“媽,可是我也是別人的女兒,我在我們家也受不了半點委屈。現在我們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就是為了互相照顧,而不是一個人變成另外一個人的寶寶,我們的事情,您就別管了。”
從這頓飯之後,最起碼婆婆在兩個人面前再也不會做出太明顯的偏心的事情了。而小青的家庭生活總算恢復了正常。
她很慶幸,雖然婆婆總是試圖讓自己自我犧牲去成就老公或者是照顧老公,好在老公還是比較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不然,她真的不知道這段婚姻該如何繼續下去。
情感寄語:父母愛子是人之常情,婆婆比較偏愛自己的兒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強迫兒媳婦也像自己一樣,永遠把老公當寶寶,就很容易造成小家庭內部的矛盾。
這個時候,如果男人不能保持頭腦清醒,不能認清自己在小家庭中作為丈夫,作為父親的定位,就很容易變成讓女人敬而遠之的“媽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