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寫作已經成為普通人實現工作自由與人生逆襲最簡單的武器之一,也有不少人藉此實現了財務自由。

寫作好學嗎?從眾多自媒體大V的成長史來看,寫作是人人可學的,且人人都能學會的。但在現實中,更多的人是在學習寫作的路上成為了那個入門到放棄的人。

我認為這些想要卻沒有成功的人,不是學習不夠努力,不是學習的乾貨太少,反而是不停地追求學習乾貨,導致廢掉了自己學習寫作的目標。

愛學習的人從來不會因為沒有乾貨而失敗,只會因為乾貨作死自己。

廢掉一個人學習寫作最直接的方式是讓他不停地學習乾貨

“抱團取暖”是很多新手學習者參加付費訓練營,結束後的一種促進繼續學習的方式。我參加過兩次寫作的學習社群,遇到的大多數同學和我一樣,在寫作方面的基礎都是極為有限的。在訓練營畢業後,大家組建了微信群,想著一起繼續寫作,但是後來慢慢地群裡很少有人發更文資訊了,再後來基本連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由於對新媒體寫作了解的不深,在跟風式學習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一個執念:

一定要多學習乾貨,只有不停地學習乾貨,自己可能很快就會有質的進步,也可能因為會寫作實現工作自由。

前段時間,我與一位參加過訓練營的同學聊天,他說了這麼一段話:

我現在已經很久沒有寫作了,學習了這麼久,收穫的卻是一種從入門到放棄的感覺。

在參加訓練營的時候,對新媒體寫作的知識有明顯的收穫,自己基本能夠把一個想法整理成一篇簡單的文章,但是總覺得自己懂的太少了,也在很多分享中學到了不少乾貨。

可是有好幾次在寫作時,覺得用這個知識挺好、用那個知識也合適,最後搞得自己暈頭轉向的,完全寫不出來了。

一個新手學習新媒體寫作,必須要懂得放棄。

如果你是一名新手,你可以問問自己學過的乾貨使用過多少?如果你是一名成熟的創作,可以問問自己,曾經學過的乾貨,真正用上的有多少?

很多新手都容易沉迷於學習乾貨,如果每天這樣地繁忙,我建議你去看看學習記錄,是否認真地做過筆記、是否在你的寫作中掌握了學過的乾貨。

結果也許你會發現,自己一直在學習的路上,卻少有感受到自己學會了寫作。

一個新手學會新媒體寫作必須要懂得放棄

對於自己不懂的,我們總是希望知道得更多一點兒、更詳細一點兒,因此追求乾貨成為了一種習慣性的需求。

學過不少乾貨之後,我意識到了兩個問題:

1、每一位大V所踐行的成功方法只適合自己。

然而,我們經常一聽到某某大V即將開體驗課時,總會滿懷期待地歡天喜地,以為可以藉此改變自己不會寫作的事實。

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成功的樣式很多,成功的關鍵很少。

這些關鍵就是我們心心念唸的乾貨,以文章架構為例,標題、開頭、正文、結尾等是一篇文章最簡單的完整的組成部分。一篇文章成功與否的關鍵點往往是有限的,而其呈現的樣式是無限的。

現在無論是教授新媒體寫作的書籍、付費社群、免費資訊(文章、影片)等,對於寫作的關鍵知識講解早已是汗牛充棟且極為詳細。

這意味著許多幹貨是同質化的內容,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之所以總有新鮮感,其原因在於每次遇見的乾貨都穿著不同的華麗外衣。這就是為什麼總是學習了那麼多幹貨,依然不會寫作的主要原因。

每個人有著每個人不同的基礎,每個人有著每個人不同的需求,關鍵是能否經常使用學到的乾貨,我認為最重要的並不是需要學習多少乾貨,更在於如何將已習得的知識化為實用的技能。

對你而言真正的乾貨是你有機會經常使用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外,想要獲得額外的成就,我們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掌握最實用的乾貨。

每一項能力都有變化萬千的乾貨堆,對於寫作,透過實踐,我總結了兩點:完整、會用。

1、完整。即前文提到的組成一篇文章的構架部分,標題、開頭、正文、結尾,當然正文是可以按照文章需要進行細化的,比如採用歸納、遞進、自問自答等方式。

2、會用。從某種角度來看,寫作其實是一道數學題。我們已知了要完成一篇文章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你學習了很多幹貨,一定會留意到學習的內容會對同一部分有著眾多不同的完成樣式。比如寫好一個標題,你可以使用激發好奇、激發認同、直擊痛點、蹭熱點、作對比等。最終你會發現寫作是解答一道排列組合題,文章的每一個部分都能借以千變萬化的樣式呈現,但一定是自己會用才行。

不管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對於寫作是一樣的道理,特別是處於學習寫作的初期階段,最可怕的不是學習不到乾貨,而是在不停地學習乾貨中成為學習的機器,成為了那個入門到放棄的人。

所以說,廢掉一個人學習寫作最直接的方式,是讓他不停學習乾貨。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再也不當舔狗,越舔女神越高冷,放不下也要放棄,愛情不能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