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有過離異經歷的女士聊天,大家談到離婚感受時都一致認為:不想離婚時,兩人一心一意好好過日子,這日子過得滋潤、幸福;如果實在過不下去了,離完婚各過各的日子,心情平靜日子也好過;最怕的是那種要離又離不了,要在一起過又相看兩相厭的日子最是煎熬人。放眼望去,身邊由於各種原因,要離又離不了,要過又過不好的夫妻還真不少。
我一鄰居,結婚四年多。一兒一女,老大是兒子三歲多,老二是女兒一歲多。自從女兒出生起,男鄰居就有了外遇。長年不回家。哺乳期妻子一直在家帶孩子。孩子一斷奶,兩個孩子就交給奶奶養,女的拼命在外掙錢。男的也沒什麼正經事,小三開了一農家樂,常年在小三的農家樂做免費長工。我這鄰居鬧了快一年的離婚了,由於財產糾紛而離不了。
我這女鄰居是個直性子,有什麼話就說的那種。去年有一天,她拉著我給我看小三發給她的挑釁的語音簡訊,小三的口氣那叫一個霸道。她老公和小三手拉手逛街,被小三的老公逮到。小三的老公請她去,好四個人鑼對鑼鼓對鼓地解決問題。她徵求我的意見。這種事我也只是在電視劇裡看到過,沒成想還發生在我周圍,我也沒什麼經驗。何況即使有什麼狠招,我也不敢說。她婆家跟我才是真正的鄰居,以後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我敢出主意嗎?這種事我怕惹是非唯恐避之不及。對於我這種不是很要好的人,她都拉著討主意,可見她當時的無助,心中的苦與悶無人訴說,更找不到一個可以拿主意的人。我也只是不關痛癢地問她:“你打算怎麼辦?”她平時很要強的人,這時出乎意料地說:“我帶著剛兩個月的女兒,走不了,隨死男人怎麼著吧。”可又嘟噥了一句:“村裡人都嘲笑我是軟蛋。”一會兒,又擔心他丈夫帶著老大,怕打起來傷著孩子。我看她舉棋不定的樣子,也拿不出什麼好建議。
過幾天,我遇見她,她告訴我:“當時,她也管不了,不管怎麼打、怎麼吵,轉個揹她老公又和小三攪一塊去了,她也無能為力,她想把孩子帶大一點再說。但小三已離婚了。”
前不久,她從打工地回來了。在街上碰到,我很詫異:“你不是去打工了嗎?這麼快就回來了,怕路費錢都沒有掙夠吧?”她很無奈地說,正是掙錢的時候,她還帶了十幾個工人去,每個工人工資她都有提成。可聽到別人在電話裡告訴她,她丈夫把小三帶到單位去,還向別人介紹是他老婆。她氣不過就回來了,到他丈夫單位去幹了一架。就起訴離婚了,已開了兩次庭,但因為財產無法分割,而離不了。很多人都勸她別離,原因是孩子太小,離了婚她帶上就無法出門打工,那母子的生活費從何而來?如果交給公公和婆婆撫養,只要一離了婚,小三就會名正言順地跨進門,禍害她兩個孩子又怎麼辦?公婆又是兩個性格軟弱的人,是不會為孩子爭的。但只要不離婚,小三進不了門,孩子交給公公婆婆帶就很放心。理雖然是這個理,但要在一起過,每次她丈夫想和她親熱,她都覺得噁心。出門各打各的工,可一聽到他丈夫和小三的事,她又心煩。她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看見她焦慮不堪,見人就像祥林嫂一樣訴說著心中的苦悶時,我真想勸勸她:說得太多,男人丟臉的同時,也是在丟孩的臉。夫妻之間有了裂痕,又由於各種原因離不了,那就只有放下心中的芥蒂,好好過日子。許多人也努力償試過,可一個碗打碎了,再粘在一起,不管粘得多好,裂痕還是在那兒,一不小心它又露出裂口來扎得你鮮血淋漓。可中國人的傳統是:“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所有人都會勸她別離。很多人為了孩子,也都想努力過下去。可離婚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性格,性格決定了各人處事的原則。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像許多當紅明星一樣,走著走著最終還是散了。孩子總會長大,財產是人掙的,長期的焦慮、優傷才是最至命的。女人要學會放下,只有放下才是和自己的和解。
佛說:“放下,才能得到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