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好,是最好的養生。
——茲心
你大概也聽過這樣的話:
“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確實,這句話很有道理。
在我們情緒不好的時候,如果能想到“不要被情緒控制”這一層面,往往就能讓自己冷靜許多。
但隨著對心理學的深入學習,我發現很多人對“控制情緒”有著簡單粗暴的理解:
很多人都以為,“控制情緒”就是“壓抑情緒”,他們為了避免正面的衝突,常常會把情緒壓在心裡,讓自己“喜怒無形於色”。
其實,喜歡壓抑情緒的人和經常發脾氣的人一樣,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很多無奈,常常會感覺自己活在不幸福之中。
事實就是,“壓抑情緒”並不是應對情緒問題的最好方法,它和“放縱情緒”一樣,也是應對情緒的極端模式。
今天茲心就想和你聊一聊,我們要如何應對情緒,如何做既能讓自己舒服,又不會傷害到身邊人。
壓抑的情緒並不會消失,
而是會積累起來
很多人因為害怕衝突而壓抑情緒,所以在有了負面情緒之後,都會選擇憋在心裡。
但憋住的情緒去哪了呢?
《身體從未忘記》這本書裡有一個觀點:
那些未能及時處理的情緒會留在身體裡,甚至形成傷痛。
無獨有偶,在《生命的重建》這本書中,作者甚至列出了與身體問題所對應的情緒問題。
所以,為了維持良好的關係而壓抑情緒,卻導致自己的身體出現問題,實在可惜。
更糟糕的是,“壓抑情緒”並不能達到“維持良好關係”的目的。
因為壓抑會累積起來,在心裡產生滿滿的委屈,這時候人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是這段關係中的犧牲者,這同樣會給關係造成破壞,而且是長期、慢性的破壞。
還有一種很常見的情況是,很多人面對情緒,首先選擇了沉默不表達,可是等情緒積壓起來,終於到了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就會瞬間爆發。
就像戲水樂園裡終於蓄滿了水的大水桶,只要再加一滴水,它就會在瞬間傾盆而下。
之前的所有委屈和無奈,統統在這一刻傾瀉而出,這時候整個人都被情緒淹沒、處在失控之中。
這時候我們應對情緒的模式,就由“壓抑”變成了“發洩”。
當情緒這樣連本帶利的集中爆發時,對關係造成的傷害,往往更加致命。
所有的負面情緒,
都源於“未被滿足的需求”
情緒是人類的本能,從出生起,我們就擁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但通常我們都喜歡正面的情緒,而排斥負面情緒。
當需求被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有正面的情緒,當需求未被滿足時,我們就會有負面情緒。
當負面情緒產生時,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就相當於感受到了外界的危險訊號。
《身體從未忘記》這本書中講到:
當我們感受到外界危險時,“理性腦”的判斷要比“情緒腦”更耗費時間。
這就意味著,在我們還沒辦法從高處看到全域性時,我們的“感性腦”就搶佔了先機。
“感性腦”的反應速度雖然快,但是“感性腦”的決斷特別容易出錯,它會讓我們做出不恰當的行為。而這個不恰當的行為,就是很多人應對情緒的方式:放縱或壓抑。
其實負面情緒並不是洪水猛獸,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學會盡可能的用“理性腦”去應對情緒。
心理學中有一句話是:“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
這說的就是我們要學會用“理性腦”來應對情緒問題。
好訊息是,“理性腦”可以不斷成長,成長的方式也比較簡單,就是不斷的使用它。
聽過這樣一個比喻:
我們的“理性腦”和“情緒腦”就像是駕馭馬車的車伕和馬兒。馬車伕並不是天生就會駕馭這匹馬,所以人在幼年時理性腦的決斷總是會佔據上風。但隨著馬車伕不斷的掌握經驗,漸漸的就能駕馭好這匹馬,讓馬兒帶他抵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小孩子總是把情緒寫在臉上,而成年人則不然。
同樣的,如果一個人從來不去“使用”他的“理性腦”,那麼即便長大了,在應對情緒問題上,他仍舊會像個孩子。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內在小孩”,很多人搞不懂是什麼意思,其實“內在小孩”指的就是過去那些“未被處理的情緒”。
這些“情緒”可以一直“儲存”在身體裡,即便成年,也會在某個時刻跳出來繼續傷害你。
比如一個小時候經常被父母忽略的女孩子,可能父母工作很忙,實在沒辦法照顧她,但孩子內心卻以為是自己不夠可愛,不配得到父母的愛。
如果這個孩子長大後結婚成家,當她的另一半也因為工作原因不能陪伴時,她很可能會再次感受到“被拋棄”。
但她的伴侶其實是冤枉的,他不明白妻子為什麼會對自己冷漠不語,殊不知,妻子已經壓抑到不行,這時候她便再次退回到童年,成了那個受傷的小孩。
情緒就像是一個訊號,提醒我們應該注意它。
我們可以去看看,在情緒的背後,是哪部分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當我們能夠認清情緒產生的原因,梳理情緒的來龍去脈,那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準備好從更高的層面來應對情緒了。
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才能對他人使用“非暴力溝通”
雖然我們都知道“要做情緒的主人”,甚至有些人還特意學習了“非暴力溝通”,但是在情緒突然出現時,我們還會猝不及防。
其實並不是“非暴力溝通不好”,相反“非暴力溝通”是一種非常好的應對沖突的辦法。
但是有很多人學了卻不會用,原因就是這些人太操之過急,結果往往欲速則不達。
在合理應對情緒問題這件事上,一開始,誰都會感到不自在。
就像我們剛拿到駕照開車上路的那天一樣,對一切都感到陌生,但成為老司機之後,我們就能駕輕就熟了。
茲心在這裡為你提供3個重點,幫你更好的理順應對情緒問題的步驟:
01.學會積極暫停,問問自己“我怎麼了?”
有一個理論叫ABC誘因模型。
A代表事件,B代表你對該事件的思考和判斷,C代表你的感受和行為。
往往我們都以為是事件A導致了C的產生,然而實際上卻是B導致了C,是我們對事件的解讀,導致了我們的感受。
有一個很深刻的小故事是這樣: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景時,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
張三瞬間被激怒,也搖下車窗大罵。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其實對方是想提醒他注意前方的障礙,卻被張三解讀成了對自己的侮辱。
這就是張三的B出了問題,他對事件A進行了錯誤的解讀,才導致了最後的結果C。
我們的思考不一定是真實的,就像故事裡感覺自己被侮辱的張三。
所以在處理情緒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好好的看一看,自己的想法到底對不對。
所以這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停下來,問問自己:“等等,我怎麼了,我的想法是真實的嗎?”
02.情緒永遠沒有錯,要完全的接納自己
如果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可能有偏頗,那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的開始自責:“我怎麼能生氣呢?我真不應該生氣!”。
這就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情境裡,但是我們不該否定自己的情緒。
只要是真實的情緒,就沒有對錯之分。
回到前面講的小女孩長大後依然覺得不被關注的故事裡,她的想法是沒有人愛自己,這個想法可能是錯誤的,但是她的情緒卻是真實的。
我們要把“想法”和“情緒”區別對待:在覺察自己的“想法”時,不能連帶著否定自己的“情緒”。
如果有人願意傾聽,認同我們的悲傷,我們就不會感覺那麼鬱悶和困惑,也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
但更多時候,我們遇不到能接納我們情緒的那個人,這時候就非常需要自我接納。
我們越是能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就越能讓情緒儘快的好起來。
電影《頭腦特工隊》講述了小女孩萊利頭腦裡的五種情緒,其中代表歡樂的“樂樂”總是想掌控全域性,時刻提防著代表憂傷的“憂憂”。
然而,試想一個人的一生只有“快樂”一種情緒,那將會少了多少情感的體驗。
只有“快樂”的人生是蒼白的、無趣的、不真實的。
在影片末尾,當“憂憂”終於能夠好好的發揮自己“憂傷”的特長時,“樂樂”也終於懂得了其他情緒存在的意義。
這時候的“憂憂”也體會到了幸福,他們共同創造了一個噙滿淚水的幸福記憶。
所以,我們要看見自己的負面情緒,那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只有接納,我們的感覺才能真正好起來。
03.使用非暴力溝通
當我們的感覺好起來,我們才能做出更好的行動。這個時候,我們也就準備好了對他人運用“非暴力溝通”。
簡單地說,非暴力溝通的步驟就是:描述事實、表達感受、提出希望。
首先是“描述事實”,有一個很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你所說出的話要達到“機器人都能聽懂”的地步。
比如領導對下屬說“小張,你最近經常遲到啊。”
這就不是“機器人都能聽懂”,因為“經常”這個詞很模糊。
如果換成“小張啊,你這周有3天是上午10點之後才來的。”就可以了。
去掉那些模糊不清的詞語,只把事實說出來,這樣對方才不會感覺受到攻擊。
然後是“表達感受”,就是對自己真實的情緒的表達。
還用領導和下屬的例子,領導可以說“我擔心你這樣會影響其他同事工作的積極性,也影響我們公司的效益。”
接下來“提出希望”,領導可以這樣對下屬說“我希望你從明天起都能按時上班。”
這樣的溝通方式,就是用“理性腦”來應對問題的方式。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案例,但是生活中所有的溝通,其實都可以歸納為這3個步驟。
“非暴力溝通”是一門讓你既表達自己,又關心他人的藝術,你可以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表達內心的任何情緒,同時也不會傷害到身邊人。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所有關係的產生,都是帶著善意而來的。
如果我們都能學會運用“非暴力溝通”,那麼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