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縈繞在人們心中的一個問題那便是人從何而來?這是一個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問題,古人侷限於對於世界的認知與文化水平的低下,他們起初並無法很好地解釋這個問題。可古人畢竟充滿了智慧,他們於是以“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來形象生動地解釋這一問題。
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天地間並沒有人類,女媧是上古天神,她走在人間的小路上,呼吸這清新的空氣,美麗的景色讓她感覺心曠神怡。女媧陶醉在這美景當中,但此刻她突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這麼美好的景色,竟只有她一個人欣賞。
走到了一片水池旁,她看到了水池中映襯著自己的倒影,突發奇想之下,便用黃泥捏出來許多和她一樣的小人。她吹了一口仙氣,這些小人便都復活了。為了解放她的雙手,她捏了男人與女人,人們間可以透過婚姻來自由組合生子,人類便可以世世代代繁衍下去了。
除了人類之外,她還捏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天地間充滿了歡聲笑語。這便是“女媧造人”的故事。但如果到21世紀的今天,還用女媧造人來解釋,世界上的人類是用泥捏的,未免就有些唐突了。
即便是現在站在科學的角度上來看,這一說法也存在一定的科學依據。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講到了進化論,提出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界法則。世界上一開始是沒有人的,而是一些微小的生物,隨著環境的變化,地球上也經歷了世事變遷。
起初地球上是被恐龍所稱霸,後環境變化,恐龍滅絕,但一些更小巧的生物存活了下來。新的平衡便再次建立。人類的祖先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在這個建立新秩序的過程中,人類祖先也是與各種動物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猿類起初在叢林上生活,採集種子與果實,但隨著種群的變化,樹上的競爭也逐漸加劇,於是一部分猿便走下了樹。下了樹的猿類原本具有的視野優勢便沒有了,他們遭遇到其餘動物的猛烈攻擊,很大一部分猿便在這個過程中喪命。為了繼續生存下去,便有一部分猿開始用後腿走路,取得了視野上的優勢後,他們稍微改善了他們的生存狀態。
很大一部分的動物起初還是以捕食猿類為生,他們爆發力不強,沒有長又鋒利的牙齒,是捕食的良好選擇。很大一部分的古猿又犧牲在這個過程中。
後腿行走,犧牲了原本的爆發力,卻增加了古猿的耐力。除此之外,他們空餘下來的前腿,愈發的精細,開始製作工具。有了工具便提升了戰鬥力,缺乏的爆發力,只能夠依靠團結協作來彌補。在協作的過程中,促使大腦越來越發達,掌握了工具,有了武器也就彌補了自身戰鬥力不足的劣勢,這一部分猿算是慢慢走到了人的行列。
好像有點跑題,說了半天還沒有說到世界上的第一個女人。我敘述人類的起源發展,就是想告訴大家,其實並不存在所謂的世界上第一個女人。
進化是同步進行的,但凡是進化,必然是經過了足夠長的時間,然後大範圍的普遍掌握或者普遍具有某種行為特點,那才叫進化。單一的改變叫做突變,突變若是有益的,很可能得以保留,大範圍傳播開來,有益於種群的進步,才叫做進化。
很明顯的來看,現在的人與五百年前的人來對比,我們生在高科技的時代,他們生存在冷兵器時代,如果是幾千年前呢?他們生存在黃帝炎帝時期,我們與那時的人對比,我們無論智力還是外貌都與他們不一樣了。可應注意到的一點便是,沒有人可以一下子從幾千年前一下子擁有遠超時代的見識與認知,由此可見,人類的發展是一個緩慢且漫長的過程。
那在這種情況下,自從繁衍方式確定的那一刻開始,所有生物的進化全部都是雌雄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根本不存在先出現誰和後出現誰的問題,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也便迎刃而解。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在不斷的生殖繁衍過程中,逐步進化而來,因此,第一個女人從何而來的假設,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