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如果突然某天,你發現自己養育了多年的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你會怎麼做呢?

是繼續把孩子養大,一如既往地疼愛他,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還是尋根問底,誓死都要找回自己的親生孩子,畢竟血濃於水,血緣才是一脈相承的東西。

在《如父如子》這本書裡,男主角野野宮良多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良多是大型建築公司的精英員工,事業有成。他和妻子綠結婚多年,夫妻感情和睦。兩個人共同養育著一個乖巧懂事的兒子慶多。

突然有天,夫妻倆被告知兒子慶多不是他們親生的,因為小時候抱錯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枝裕和,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作家也是導演,筆下寫過《步履不停》、《小偷家族》等多部暢銷書,同時翻拍的與書本同名的電影,也廣受好評。

一場意外抱錯,讓兩個家庭都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

是血緣關係重要,還是父子親情重要,良多也一時搖擺不定。

菸灰缸以為,血緣關係固然重要,但比起這個,如何當好一位父親,讓孩子在父愛中身心都健康成長,這才是為人父母應該關心和注重的。

這世上多的是沒有血緣,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的父子關係。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能一路走來成為一家人。

與其糾結血緣親疏,不如珍惜日久生情的情誼。父母子女一場,親情才是一生恆久的關於愛的羈絆。

下面,茲心就帶大家走進這本書,一起去體會父子之間的那份愛與影響。

不同的成長環境,造就不同的個性

在書中,慶多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

他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良多事業有成,能力卓越。母親綠溫和慈愛,是一位很稱職的家庭主婦。

但由於父親比較嚴苛,慶多平時很少會真正表露出自己的個人情緒。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他收起了孩子的天性,從小就被逼著裝大人。

不管做什麼,慶多的第一反應都是先想父親會有什麼反應。他的潛意識裡總想要取悅父親。

但因為母親綠是一個性格軟弱的女人,在她長期的影響下,慶多膽怯和溫吞的性格更顯著。

跟慶多同齡的琉晴,卻有著與慶多截然相反的個性。

琉晴父母開朗樂觀,對他沒有過多的要求,以至於他從小就很活潑。無論任何時候,都敢於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成長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知乎上有個回答說:

“環境影響人的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

菸灰缸深以為然,不禁想起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

她出生在美國的一個山區家庭,在那裡,人們不上學,生了病也不就醫。環境的落後與閉塞,父親的固執,讓塔拉長到十七歲都不曾接受過教育。

塔拉也曾想過,自己一輩子就該生在山區,長在山區,最後老死在山區,因為這裡世世代代人都是這麼生活著的。

根深蒂固的環境影響,讓塔拉險些就屈服於命運。即便後來她透過努力考上大學,逃出了山區,但她身上仍然遺留著山區帶給她的種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由此可見,成長環境是一個人生長的先天條件,對人的身心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人在成長過程中,三觀的形成和樹立都受其影響。

就像那句話說的: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我們也許無法選擇出身,無法選擇家庭,但是我們可以努力打拼,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下一代的成長環境。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身為父親,良多不僅要求自己事事做到面面俱到,也同樣要求兒子慶多要無所不能。

他常常因為慶多的怯懦而懊惱不已,覺得兒子應該像自己這樣,充滿男子氣概。

平時總是按照自己的準則嚴格要求兒子,他常常對兒子說:

“如今的時代,過分溫柔是要吃虧的。”

良多給足了兒子物質上的需求,卻從沒考慮過兒子的精神感受。

而他之所以這麼淡漠,源於小時候父親也對他這樣。

良多的父親是一個很倔強的人,沉默寡言。父愛的缺失,導致良多在面對兒子慶多時也常常感到束手無措。父親桀驁的性格,也形成了良多爭強好勝的處事方式。

俗話說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

身為家庭中頂樑柱一樣的存在,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父親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也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活成了父親的樣子,或是無意,或是自覺。

電視劇《都挺好》裡,蘇大強是一個軟弱無能,遇事只會躲避和推卸責任的男人。儘管一家人都不怎麼在意,但蘇明哲和蘇明成這兩兄弟在長大後,他們身上都有父親蘇大強的影子。

老大蘇明哲只會空口說大話,像父親一樣遇事只會逃跑。蘇明成則學到了父親的另一面,如意算盤打得賊精,凡事只要對自己有利的一半,不擔一點責任。

英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斯賓塞曾經指出:“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指路人。在孩子的教育中,無論是性格培養,還是情感教育,無論是智力訓練,還是道德,品質的培養,父親都起著巨大的影響,好的和不好的影響都同樣巨大。”

同時,父親還是孩子們性格和脾氣形成的參照物和標準。父親對孩子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生理意義上,還有心理意義。

因此菸灰缸覺得,為了孩子的成長,父親必須認真扮好自己的角色,給孩子樹立一個好形象。畢竟,父親不止是孩子心目中從小的榜樣,也是支撐孩子今後人生的力量。

陪伴是另一種血緣親情

發現慶多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良多當即表現得非常憤怒。

一開始他不知道怎麼辦,但冷靜下來,又得知琉晴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之後,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把慶多和琉晴換過來。

因為在良多心裡,血緣是比親情更重要的東西。

和良多正好相反,雄大作為同樣撫養了琉晴六年的養父母,他卻不因此非要把琉晴和慶多換回來不可。

他和妻子還是一如既往地疼愛琉晴,把琉晴當成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著他們的關心與呵護。

28歲的姚策被查出患有肝癌,母親許敏割肝救子,卻意外發現,自己養了二十年的兒子,竟然不是自己親生的,而是當年同產房的另一名孕婦所生。

但兒子手術之後,許敏還是一如既往地照顧兒子,並沒有因此不管孩子的死活。

聽到過這樣一句話:“血緣是不可磨滅的羈絆,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菸灰缸認為,不可否認,血緣是無可磨滅的親子關係紐帶。然而倘若缺少了感情的羈絆,再親生的“父母”也只是空洞的詞語。

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那些日夜相伴的時間,構成了千千萬萬個愛你的理由。

血緣是親,是永恆不變的,但後天的陪伴才是愛。在親子關係裡,陪伴與愛比其他任何形式上的東西都能更有效地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朝夕相處的親情,親密的父子情誼,良好的家庭環境,這些才是為人父母應該為孩子爭取和做到的。

故事的最後,良多沒有堅持把親生兒子琉晴和養子慶多調換回來。雄大也沒有因為金錢同意良多的提議將孩子換回。

兩個家庭還是跟之前一樣,有空就經常一起聚會,這樣既可以讓兩個孩子都能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大人之間也可以交流培養感情。

兩家人一起玩鬧的畫面,像極了小說的書名“如父如子”描繪的那樣,一時分不清誰是誰的兒子,誰是誰的父親。

彼時,只有日久生情的父親和兒子,沒有血緣之分的親生或不親生。

賈平凹在《關於父子》中寫道:

“作為男人的一生,是兒子也是父親。前半生,兒子是父親的影子。後半生,父親是兒子的影子。”

所以,父親和兒子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具有一定的傳承性。

父與子是一對相對的存在,只有成為了父親的兒子,才能理解做父親的心情。也只有以父親的身份走進兒子的世界,才能成為真正的父親。

一日為父,終生為父。無論親生與否,父親都應該盡其所能保護自己的幼崽,關愛他,照顧他,疼惜他。

像一棵大樹一樣,為孩子遮風擋雨。也像巨人一樣,為孩子保駕護航。更要像麥田裡的守望者一樣,給予厚望,無聲守望。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想讓丈夫更愛自己,需要利用“美女效應”,讓彼此更恩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