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大家都不得不同時面對瑣碎的生活煩惱、複雜的社會關係以及繁重的工作壓力。當它們一股腦兒撲面而來,你是否曾有過類似的感受:精神壓力大,時常冒出負面情緒;睡眠質量差,難以得到充分休息;煩躁和壓抑,大腦思緒混亂堆積;注意力分散,容易走神和開小差?……出現了這些情緒,該怎麼辦呢?
很多正念,冥想等等都在不斷地探索,讓我們的內心積極起來。這樣做確實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緩解情緒,消除煩惱。但有時又因為這樣做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讓人內心更加疲憊……有些長期堆積的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疏通,一旦爆發只能更加讓人崩潰。
所以當你的身體釋放出壓力訊號時,其實是在試圖告訴你:你需一次深度放鬆。壓力緩解,讓睡眠更香甜;觀點建構、同理心養成;多加休息,增強記憶力;衰老延緩;……這些固然給你短暫的慰藉,但它不能說讓我們忘記壞情緒,趕走壞情緒,所以唸經的和尚唸錯了反而影響了正念的推進,在積極探究自己情緒的同時,學會接納它。
疲憊,無奈,心煩意亂,思維斷篇……請記住:第一步學會接受它,而不是想方設法改變它或者拒絕它。喜怒哀樂都是人類最基本的情緒,允許它傷心,允許它難過,允許它給我們帶來的絕望。第二步正念引導,這也算是積極心理學範疇的能動,緩解情緒,放鬆心情,多運動,聽歌,讀書,大吃等等。第三,當情緒穩定後,分析原因,或尋求幫助,或改變自己的想法,疏通情緒,讓它流動起來。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什麼銅槍鐵炮,而是流動的水。
積極探究,學會接納,雞湯喝了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