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假定有兩種性質不同的本能,一種是廣義的性本能,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稱之為愛慾本能;另一種是攻擊性本能,它的目的是破壞。

這一觀點把日常生活中愛和恨的對立上升到理論高度,物理學所假定的無機世界中吸引和排斥的對立與此有些符合。

我們為什麼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才決定接受攻擊性本能的說法?在利用那些十分明顯、廣為人知的事實來證明自己的理論時,我們為什麼表現得如此猶豫不決呢?

如果我們是把這一攻擊性本能歸之於動物,也許就不會遇到什麼反對意見了。而說人類也有這種本能,就顯得對他們太不尊重。這一觀點也違背了許多宗教教條和社會習俗,在它們看來,從本質上講,人類是天性善良的,即使偶爾表現出野蠻和殘暴,也是極其短暫的情感生活失調,因為這些不好的東西是被誘使出現的,或者其生活的社會制度的不良產物。

遺憾的是,歷史的教訓和我們自己的親身經歷都沒有證明這一點,反而表明:對人性善的信仰是一種有害的錯誤觀念。人們希望憑藉這一觀念讓自己生活得更加美好一些,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它只會帶來災難。

對此我們不必繼續爭論下去,因為我們贊同人類具有特殊的攻擊和破壞本能,這並不是根據歷史教訓或我們的生活經驗,而是根據我們對施虐狂和受虐狂現象考察而產生的一般思考。

我們的觀點是,在施虐狂和受虐狂中,我們得到一個說明愛慾本能和攻擊性本能混合在一起的極好的事例。這兩種本能的關係具有原初性,我們能夠考察到的每一個本能衝動,都是由這兩種本能融合而成的。當然這種融合的比例變化是很大的。

這樣,愛慾本能把各種各樣的性目的引入融合體中,而攻擊本能則讓這些傾向趨於緩和或發生變化。這一假設為我們的研究開闢了廣闊前景,對我們理解病理學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果我們暫且不考慮性愛因素,受虐狂就會向我們表明一種以自我毀滅為目的的傾向存在。受虐狂比施虐狂更早產生,施虐狂是指向外部的破壞本能,所以它具有攻擊性特徵。而一定數量的原始破壞本能仍然可能存在於內部。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攻擊本能往往不能在外部世界得到滿足,因為它遇到了真實的障礙。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它就可能退回,而增加內部佔有穩定地位的自我破壞性。我們知道,實際上發生的正是這種情況。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受到阻礙的攻擊性具有嚴重的傷害性。為了不毀滅自己,為了消除自我毀滅的衝動,我們就得去破壞其它物體或人。對道德家而言,這一事實是很難被接受的。

本能顯示為一種恢復事物早期狀態的努力。我們可以假定,如果事物已獲得的某種狀態被破壞,就會有一種本能來重新制造那種狀態,我們將這稱為強制性重複。

整個胚胎學就是這種強制性重複的最好例證。在整個動物世界裡,都具有讓已經失去的器官再生的能力。我們患病而痊癒,除了治療外,還應該歸功於復原的本能,這就是上述能力的遺蹟,而在低等動物那裡,這一能力獲得巨大發展。

在排卵期魚類的迴游,鳥類的定期遷徙,甚至所有我們稱為動物本能的行為,都是在實行強制性重複的法則,表現出本能的儲存性。在心理領域中也可以發現這一法則的種種表現,例如,在對夢的精神分析中,童年被遺忘和壓抑的經驗會重新出現,即使它們與快樂原則是相牴觸的;這裡強制性重複甚至戰勝了快樂原則。

在日常生活裡,有些人不斷重複不正確的行為來傷害自己,還有些似乎是厄運纏身,但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些厄運其實是他們自己在無意識間帶來的。

然而本能的這種儲存性怎麼能幫助我們理解自我破壞性呢?這樣的本能是要回復到什麼樣的早期狀態呢?答案很容易找到,還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

如果生命確實產生於無機物(那是在某個無法測算的遠古時代以某種無法想象的方式產生),根據我們的假設,那時就應該產生一種試圖毀滅生命並重新建立無機物狀態的本能,即死的本能,而我們假設的這種自我破壞性是它的一種表現。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這種死的本能都會表現出來。

現在我們確信,本能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愛慾本能,它試圖讓越來越多的有生命的物質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總體;一種是死亡本能,它總是試圖讓一切生命退回到無機物狀態。而生命就是產生於這兩種既並存又矛盾的活動之中,直到被死亡帶回終點。

——精神分析引論續編

【本文摘自《弗洛伊德自述》(黃忠晶等編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一書】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創業如何克服孤獨,學會這5點,享受孤獨讓自己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