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城市的街頭,選出100位單身男性,問他們:你最渴望什麼?絕大多數男性的回答都是這樣的:我想找到心儀的她,獲得真愛。
我們把實驗物件換成單身女性,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樣的。這就是我們的人生軌跡——找一個人一起幸福的過一生。在人生的路上,男人離不開女人,女人離不開男人。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兩性關係中,我們能找到嚮往已久的存在感。
存在感是人類最底層的情感需求,即:我有價值、我很重要、我被需要。人是高度社會性的動物,會本能地追求對自身的肯定與認同。追求的方式就是透過與世界的互動,來證明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有價值的。
所以,存在感本質上是一種最核心、最重要的情緒體驗,人每時每刻都對這種感覺有強烈的渴望。或者說,人畢生都在追求自我肯定。
被愛意味著有人需要自己,意味著自己找到了存在感。拋開生理因素,拋開經濟因素,甚至拋開快樂因素,我們仍然對愛情那麼執著和眷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存在感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們,讓人上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在愛情中真正渴望的不是某個人,而是她給自己帶來的存在感。
瞭解了存在感的概念,那麼我們對愛情的本質,自然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舉兩個例子:
親人A向暗戀許久的女神勇敢表白,被果斷拒絕,感覺很受傷。
親人A為什麼一直很受傷呢?因為他在愛情中被拒絕、被否認、被無視,沒有找到存在感。
再看親人C。
經過一番努力,親人C終於牽到了心儀女生的手,感覺很滿足。
相處之後,親人C被女朋友照顧得無微不至,感覺很滿足。
親人C為什麼一直很滿足呢?因為他在愛情中被接受、被肯定、被重視,也就是找到了存在感。
愛情的本質,就是人透過兩性關係,尋求自我肯定,獲得存在感,讓人生更圓滿。
我們渴望有人與自己分享幸福和快樂,渴望溫暖的眼神、熱情的擁抱,渴望對方,不計回報的付出、不離不棄的陪伴,渴望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有一個港灣讓自己停留,有一份真誠的愛情,對人生進行肯定。這就是人類追尋愛情的動力,透過愛情,完成對自我肯定,讓人生圓滿。
在愛情中,給對方刷存在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1主動給予
主動關心別人、主動愉悅別人、主動肯定別人(能力與人格),有奉獻精神,不功利,收放自如,在讓別人滿足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滿足感,完成自我肯定,這叫主動給予。
能夠主動給予別人存在感,意味著自己有價值,有輸出愛的能力;與此同時,主動給予意味著自己掌握著控制力和選擇權,既然能主動給予,就能主動停止,因為主動權在自己手裡。主動給予別人存在感,既展現了人格魅力,也是自我強大的表現。
2被動給予
功利主義、討好別人、受別人強迫而為之、一定要等價交換、盲目給予,在給予的過程中患得患失,體驗不到快樂和滿足,達不到預期的結果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帶來自我否定,這叫被動給予。被動給予別人存在感,意味著自己沒有控制力和選擇權,展現不出人格魅力,是弱小的表現。
當我們真正理解存在感的意義,才能真正地理解愛情,才能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把握住最核心、最重要的東西,成為魅力四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