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適婚群體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

“媽寶男”給女人帶來的可能是萬丈深淵,“扶弟魔”給男人帶來的也會是個“無底洞”。

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地位得以提升,由重男輕女思想主導的“扶弟魔”慢慢消失了,但由“女權主義”帶來的“田園女”卻隨之誕生。

這到底是進步了還是在倒退?或許猶未可知!

“田園女”的定義

所謂的“田園女”其實只是一小部分極端“女權主義者”,她們打著“女權主義”的大旗,爭取權利卻不談義務。

你跟她談男權,她跟你談平等;你跟她談平等,她跟你談女權;你跟她談女權,她跟你談責任;你跟她談責任,她會跟你說:“你還是不是個男人?你作為男人,不就該讓著女人嗎?”

偏激點的說法就是:她們什麼都不願付出,卻想得到一切,她們高喊著男女平等,卻不願承擔女性與生俱來的義務。

有人連生孩子這項“工作”都看作是“給別人生的”,這個“別人”就是老公和公婆。

實際上,她們遵循的是“偽女權”,本質上和自己討厭的“男權”是一個性質,都是對異性的剝削和碾壓。

都是要求另一半無償為自己付出,把對方的付出全看作是對方必須履行的責任。

比如以前男人要求女人“三從四德”自己卻可以有“三妻四妾”,現在的“田園女”要求配偶把她當成“嬰兒”來伺候,但卻不會給對方同等的照顧。

而真正的女權主義是什麼呢?是“性別平權主義”!

意在解決存在了數千年的性剝削、性壓迫和性歧視,促進兩性之間的平等而發起的運動,主張兩性之間有著平等的權利和義務。

然而“田園女”眼中,只有權利,沒有義務,她們希望男人們無底線無原則地寵著她讓著她,只想得利,不想付出,等著用輿論促成自己的“不勞而獲”。

現在的很多女孩,是在被“捧殺”的一代女性

本質上講,“田園女”的世界觀其實是為自己對配偶的“依賴”尋找理論依據。

不說在舊社會,就說30年前的女性們擇偶中都有一個潛在的標準:“一定要找個靠得住的男人”。

您不妨問問身邊的老人們,再不濟您去看看十幾年前的電視劇,看看是否都在傳遞這樣的擇偶觀。

以至於到現在都在主張“男女平等”了,這種觀念依然存在,而且存在得“更合理”了,因為有“女權主義”在撐腰。

她們一樣是在過分依賴,卻不自知。

然而,現在的男性們好像對此並無多少異議,甚至是有些“樂觀其成”。

口頭上的“小姐姐”、“女神”、“美女”越來越多,看似是對女性地位的認可和尊重,實際上是對女孩兒們的“捧殺”。

追求你的時候,各種甜言蜜語、各種百依百順。

可真正攜手走入婚姻之後,女孩們卻發現這都是表象,男人的“本來面目”就暴露出來了。

以至於很多女性後悔自己看錯人,草率結婚也就能草率離婚。

有這樣一個段子:

一男子在追求到心儀的女子之後,各種寵溺、各種擔待,妻子想吃的他都給、妻子的小脾氣他都容忍。

人們問他為何如此,答曰:“等我把她寵得別人都不敢要了、胖得別人都看不上了,她就完全屬於我了,到時候不都還是我說了算?

“捧殺”一個女人就這麼簡單!

而想要捧殺一個“田園女”只會更簡單,只可惜她們還在為自己的“勝利”怡然自得!

她們只能享受一陣子,卻很難享受一輩子,因為沒有人娶妻是為了找個神仙供著,有一天她們可能追悔莫及!

而這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因為她們的下一代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媽寶男”的出現,跟“田園女”有莫大的關係

“媽寶男”有多讓人頭疼?我想女性朋友們更能體會。

什麼事都聽媽的,“我媽說”、“我媽說過”、“我媽覺得”這樣的話從一個男人口中屢屢說出,著實讓人生厭,更何況是他的妻子?

可是我們細想“媽寶男”的由來,卻發現,這裡面跟“偽女權主義”盛行有著莫大的關係。

在一些極端“女權主義者”看來,我們歷史上尊崇“孝道”的男人們都是“媽寶男”,他們的孝道很多都是“愚孝”。

古裝宮廷劇看多了,我們也好像看明白了:“母以子貴”是必然,當了母親的女人才真正站穩了腳跟,自那以後她們才有獲得權力的可能,而為了維持這一地位,她們又不得不尊崇男人們的那一套,並且推崇兒子“愚孝”。

畢竟人都是有一定的掌控欲的,她們透過自己的能力獲得了該有和不該有的“女權”,卻難以擺脫男權的束縛。

而現在呢?

女性地位提高了,有“女權主義”撐腰,越來越多的女人變得強勢起來,她們的強勢不僅表現在對丈夫、對公婆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子女的態度上,兒子也要無條件聽她的

至於兒子願不願意聽是一回事,但兒子的成長環境如此,也難免成為一個連她們自己都討厭的“媽寶男”。

而有女兒的媽媽呢,也會因為自己此生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不願自己的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把女兒培養得儘可能強勢些,以免以後跟自己一樣“受欺負”

她們也在培養更多的“田園女”!

可以說,她們只為自己計,卻從未替子女後代計!

不過,“田園女”和“媽寶男”的組合,看起來挺不錯,陰陽互補嘛!

但自始至終,沒有人是甘願忍受不公平待遇的,這樣的婚姻有著太多的隱患。

“命運給予的禮物早就暗中標好了價格, 那些完美契合你需求的人,通常都是帶著目的的。”——茨威格

寫在最後

愛情和婚姻確實是需要一些無原則的包容和退讓,但前提是這是相互的,也是平等的。

只因一方的寬容和付出,很難走得幸福長久。

如果對方一直沒什麼反擊的勢頭,要麼是他徹底失去了鬥志,要麼就是他在縱容,是在“捧殺”。

等有一天你再也不能適應沒人縱容你的日子,你的“好日子”也就結束了。

幸福的婚姻從來都是兩個人共同努力經營的結果,即便是某一方拼盡全力扛下所有,另一方也必須懂得體恤對方的付出,如此才能走得長遠。

“扶弟魔”的消失和“田園女”的誕生,有進步的一面,卻也有“竭澤而漁”的嫌疑。

“男女平等”是大趨勢,也是人們都願意看到的,但切勿一味追求權力而忽視義務,這樣的“偽女權”只能是男女平等道路上的絆腳石!

——END——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幸福來敲門,躺著也中槍,躲都躲不過:來就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