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聰明人?
是在特定領域具有專業知識的人麼?不一定,比如說一個人挖掘機技術非常的熟練,能代表他“聰明麼?”
是學歷高的那群人麼?這也不一定靠譜。有些人學歷高單純是因為沒得選,只能不斷讀書,能達到及格線,並不代表他在這個領域多麼優秀。
是看出生和背景麼?這就更不靠譜了,那些家世顯赫,名校出身的人,幹出的傻事還少麼?
事實上,“聰明”是一個很難被定義,又明確標準的狀態,和智商,情商,學習能力,反應能力,思想深度和經驗都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時候,只有接觸很久,或者透過一些特殊的事情,你才能感知到對方的不平凡。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個人如果有這些特點,雖然表面看起來“傻傻的”,但核心往往是聰明絕頂。
(1)懂得自我批判,敢於承認自己不足的人
蠢人之所以是蠢人,往往是蠢在不自知,不自知,所以不改之。
這種外在表現就是,死要面子,彷彿承認自己的問題是多麼掉面子的事情。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從而也得不到提升。然後只會在錯誤發生之後推卸責任,各種甩鍋。
真正聰明的人,反而會主動的,事先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各種不足。看起來好像是個很“弱”的人,但一接觸,你才會明白對方的強悍。
(2)對事物有好奇心
在很多國家的文化中,一個人是否有好奇心,往往是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的入門標準。
可以說,有好奇心的人未必聰明,但沒有好奇心的人一定不聰明。
只有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充滿了廣泛的好奇,才能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新的知識。如果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再強,但好奇心不夠,他也很難知識廣博,經驗豐富。
而充滿好奇心的人,有的時候會表現出“很傻”的求知狀態,看起來會做出一些傻傻的,匪夷所思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聰明。
(3)在不同的人之間,展現不同的個性
真正聰明的人,並不會一直表現出很聰明,他們應對不同的人,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因為他們知道用這種方式才能達到最高效,最舒適的社交。
很多時候,他們會故意表現的傻乎乎的,從而降低他人的戒心,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反而是那種半瓶子晃悠的“聰明人”,喜歡展示自己的聰明和智商。
(4)不從眾
不從眾很難,因為在結果沒出來前,往往跟隨大眾才會顯得不那麼傻,那麼獨立的人此時,看起來就是一個“憨憨”。
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從眾心理幾乎人人都有。大多數人是沒辦法獨立的思考,並有勇氣提出反對意見的。。
結語: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麼?你覺得真正的“聰明人”應該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