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多年觀察,人在不同的階段,是會有不同的標準和感受的。
就拿擇偶觀來說,小時候以為完美的男朋友就是那種發訊息秒回,睡覺手機為我不開靜音,每天花時間陪我聊天煲電話粥,24小時原地待命隨叫隨到。
現在才明白,隨叫隨到的人未必真的愛你。
別急著反駁哈,先來講一個朋友的事兒。她前段時間談了一場姐弟戀,最近宣佈分手了。
對方比他小五歲,因為還在上大學,空閒的時間很多。而朋友的工作很忙,不光下班沒點兒,週末還總需要臨時加班,兩個人待在一起的時間並不是很多。
朋友也挺無奈的,知道愧對於男友,但同時也清醒地明白,作為合格的當代都市麗人,工作是必不可能為戀愛讓步的。
結果呢,最近男生跟遊戲裡認識的一個妹妹好上了,向朋友提出分手。
說真的,看似很黏人總找你聊天想見你的人,可能是喜歡高密度見面的戀愛模式,也可能只是單純的無聊,需要找點事來做打發時間而已。至於跟他打發時間的可能是誰都可以,而未必是真的愛你。
我也遇見過這種男孩,他願意花4個小時親手做蛋撻,再大老遠送給我來吃。知道我感冒了,人在外地想要立刻趕回來陪我。
工作日跟我每晚煲電話粥,休息日要跟我整天待在一起,見不到的時候恨不得一整天都開著影片聊天。
上學的時候會被這樣的行為打動,覺得對方願意花時間為我做這些事,一定是很在乎我,而工作之後只會覺得效率不高且浪費時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忙著工作賺錢,忙著跟朋友會面,忙著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忙著在閒下來的時候跟自己相處,忙著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兩個人沒事兒就抱著手機聊天,成天膩在一起也很新鮮快樂,但時間一長也就那麼回事兒。更多時候你需要拿出功夫去處理自己的事,而不是毫無目的的虛度時間。
如果說一段戀愛只停留在互相陪著打發打發時間,排遣一下寂寞,雙方並不能在這個過程中一同成長和進步,那我覺得這段戀愛也沒必要非談不可。
並且,對當事人來說這種陪伴和犧牲完全是在自我感動。分手的時候會被反覆拿出來提到,被質問“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怎麼還要跟我分手?”,好像一切都變成了我對他的虧欠。
在我看來,對一個人好真沒必要這麼形式主義。
像是我周圍有不少工作忙的人,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給另一半製造陪伴和驚喜。女朋友不開心的的時候,他會叫外賣送去甜品和蛋糕。或者和男朋友打電話時聽到咳嗽聲,會及時叫跑腿送去感冒藥。
哪怕不能隨叫隨到,你也能清楚地知道對方在關心著你。
當然了,我不是說談戀愛就不能一直待在一起,一直待在一起的都是垃圾愛情。前面說了嘛,每個階段大家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上學的時候極度渴望陪伴,希望跟喜歡的人膩膩歪歪,空餘時間都想跟他一起度過,反正那個時候時間也多,再怎麼浪費也都不覺得有什麼。
但到了成年人的世界,交往這件事的意義不止是一起消磨時間,計劃著休息日一同去哪裡玩兒。
“我永遠隨叫隨到”這種話可能只能哄哄小女孩,成年人的愛情最重要的是“兩個人要一起同步變得更好”,陪伴並不一定要太過於密集。
當你有自己的事情做,不管是學業、工作還是興趣愛好,你都不會輕易覺得無聊,而是十分充實和自在。就算男朋友暫時還沒出現,你也會對未來有盼頭,你知道自己會用努力把生活越過越好。
愛情不是隨叫隨到的,男朋友也不是隨叫隨到的。
我們的愛情觀在逐漸成長,從以前的需要陪伴,希望跟喜歡的人一直膩歪在一起,到如今慢慢懂得每個人都有正事,戀愛應該是讓兩個人一起變得更好。與其一同打發時光,不如讓時間利用的更有價值。
插圖 / 網路
頭圖 / 阿仁
「今晚22:22的報時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