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在人們心中一直都是美好的象徵,結婚生子也一直被奉為人生兩大幸事,但當代年輕人對找物件這事卻總是抱著“很喪”的態度,而且太挑!
都說回家過年相親成了當代年輕人的一大“劫”,不僅僅是厭煩父母長輩的各種催婚,更重要的是從心底裡就厭煩“相親”,有些人甚至還沒有去相親,但一想到又要重新瞭解、雙方盤問,立馬就在心裡打了退堂鼓……
很多人說,現在相親相的已經不是對方這個人了,而是對方的價值、家底、有錢沒錢等等各種現實條件。
三十歲之前的女人各種挑很多人都說,三十歲之前的女生各種挑,既要男方有顏值,有身材,還要男方有房有車,收入不錯,這還不夠,還要求性格好,會寵人、哄人,能做飯做家務就最好了;有些甚至太挑男方的家底,如果婚後老人能幫著帶孩子或者出票子的會加分……
對很多女人來說,嫁人結婚就相當於是第二次投胎,所以當然不能隨便就“愛”上誰,反正30歲之前有的選,當然要選個物質基礎好的,就算是為了下一代,自然也是要找個優質男人,好好把握住自己的“第二次投胎”。
男人說女人挑,其實男人們哪個又不挑?生活中會見到很多不錯的姑娘找了個胖男人,但卻很少見一個身材適中的男人找了個胖女人的。所以說,男人們嘴上口口聲聲地說沒啥要求,但背地裡對於女人的顏值和其他外在形象一直都是有要求的。
“胖的不聯絡,醜的不考慮,長得水靈的很不錯,要是胸大的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男人們對於女人的性格和能力方面也挑的很:不能黏著、不能膩著、需要空間和麵子;能做家務不煩人,父母親戚打點好……
當代年輕人找物件,挑“感覺”而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他們找物件不挑家底和財務狀況,而是挑三觀、挑“感覺”。
根據調查顯示:青年擇偶更注重“內在的匹配度”,其中近7成的青年人“寧等待也不願將就”。
但實際上這種所謂的不願“將就”其實也是在“挑”,挑對方的顏值、談吐、人品以及各種能力;可能你會因為對方在年會上手拿吉他,唱了一首好聽的歌而對他有好感;也許你因為他自律健身、良好的穿衣風格所吸引等等,但同樣都是人,你不能光想著要人家怎麼樣,也得想著自己怎麼樣,這都是相互的。
最後,用傅首爾的一段話來做結尾吧:
“少提點擇偶標準,多想想自己何德何能。首先從自己出發,我覺得這個擇偶還得看你配得上誰,你總是想別人應該怎麼樣,但你卻不去想,我為了匹配人家應該怎麼樣,我應該具備哪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