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盼著長大去看更廣闊的世界,
高中的時候,我們盼著考一個好的大學,
畢業後,我們盼著找到一個好工作。
工作以後,我們要結婚、買房、生娃、把孩子養大……
我們規劃完整的地圖來構成奔波的意義。
然而,不知你是否也在某些時候,想過“我到底在哪裡呢?”“為什麼我擁有了想要的,卻還是感到孤獨呢?”
這種虛無感,在心理學家歐文·亞隆看來,是一種「存在孤獨」。他認為,存在孤獨是“成長”的必由之路。成長的過程是分離的過程、自主的過程、是獨立的過程。
多年後當我重溫《肖申克的救贖》時,發現電影中的老布(布魯克)像極了真實生活中大多數的我們。
他在監獄是個圖書館管理員,是個有用、有地位的人。然而出獄後,來到一個陌生的、被大家稱為“自由”的地方時,他就像一個無家可歸孤零零的孩子。這種孤獨感將他淹沒,並最終選擇了自殺。
被“體制化”的“老布們”不就是我們嗎?
雖然那不是監獄,但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宗教、公司、權威組織、婚姻……
也許你會說了:“沒毛病。人要有責任感和歸屬感。”沒錯,我們確實很有責任感,每一天都在努力扮演著我們的「社會角色」。
這些支撐起了我們脆弱的生活,讓我們獲得了安全感。同時也放棄了自由。
自由是什麼?
“放假了很自由啊,可以躺在床上擼貓發呆。”
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關於「自由」,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中給了很清晰的定義:
“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徵,自由的意義取決於人們把自身作為一個獨立和分離的存在物加以認識和理解的過程。”
我來翻譯一下大佬的話:自由就是,你正在上班,但你隨時可以選擇辭職回家躺在床上發呆,沒有老闆和制度管著你。
你可以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
你的每一步,都是你自己說了算。
是不是很可怕?
在過去,社會人口流動很少,祖祖輩輩都會留在本地耕種或者靠一門手藝賺錢。
可是到了我們父母那一代,由於各種原因,為了恰飯,就有部分敢於冒險的年輕人走上了“深漂”的道路。再到後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帶著稜角、個性,懷揣著理想和好奇心走上“北漂”“深漂”的道路。
到了陌生的城市,他們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也失去了靠山和安全感,在鋼筋水泥的世界,他們自由了,同時也面臨著孤獨感。
很大一部分人為了克服這種孤獨感,便會放棄「自我」,把自己消融在外面的世界裡。
孤獨與自由是生命的真相。我們該怎麼面對它呢?
事實上沒有答案,但是我們可以有通向答案的認知方式。
1、找回真實的「自我」,你本來就可以
人天生有成長的需要,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把它壓抑了起來。於是我們內心和正在做的事情就產生衝突,這種衝突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情緒內耗。
這時候,我們需要敢於去面對真實的自我。這就像與黑暗擁抱,將內心一直被剝離的東西尋找回來。
我們可以透過冥想或者寫日記的形式來自我表達。
整個過程,我是「我的觀察者」。
也可以尋找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讓自己復原。當黑暗被照亮,我們的生命也才得以完整。
②勇敢行動,併為自己的選擇主動承擔後果
人常常害怕去行動,往往是因為害怕面對選擇可能帶來的失敗,所以他們才需要別人做主,來回避不好結果帶來的責任。
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你害怕失敗時的那種恐懼感和焦慮感,它會緊緊抓取著你。
假如我們內心有想實現的願望,就更能耐受現實的一些艱難,甚至殘酷。
你要明白一件事,越難的事情回報越高,你所做的每一分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
人際關係中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鏡子:想親近的、想回避的、厭惡的人……
在和別人的互動中,我們會看到不同的面向,他們喚起了我們的感受、衝突、和童年回憶。
在關係中,我們創造著“故事”,並除錯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回味生活帶來的快樂與苦澀。當這些資源整合到一起的時候,我們便接近於完整的自己。
④躺平
繼續麻木下去,畢竟追求自我的人從來都不會很多,但有這麼一群人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