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是戰國時期齊國知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雖然是一個入贅齊國的贅婿,但憑藉自己的才能卻得到齊宣王的重用。
在齊宣王廣招天下賢士時,淳于髡一口氣向齊宣王推薦了七位賢人,儘管當時淳于髡在朝堂頗有能耐,並在治理朝政中體現非凡的政治智慧,可齊宣王並不相信淳于髡真的有這麼多的人才資源。
在齊國從政的這些年間,淳于髡制定了屬於齊國的禮儀,倘若沒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淳于髡斷然不能夠取得如此成就。
在日常交往中,一個人興許會因為各種束縛而偽裝自己的本性,可在朋友面前,他並不會去遮掩,而若是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彼此之間也難稱之為朋友。
就拿淳于髡來說,他在入贅齊國之前結交的朋友鮮少,卻也都是名人志士,等到了齊國大展宏圖之時,身邊方才吸引來志同道合製備,因此我們即便暫時孤獨也不要降低自己的價值去換取朋友,那是得不償失的虧本事。
2、 人以群分的深層邏輯
有一次酒後和同事聊天,問為何他的的動態裡幾乎都是現在的同事,鮮少有以前的朋友。
對此我深表贊同,因為每個人幾乎都是這樣,包括我也不例外。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結識不同的朋友,但那並不能保證大家分別數年後依舊會是朋友,興許還有對彼此的真心,可要說是朋友便有些牽強,頂多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
因此也會有長者告訴我們道理,說想要提升自己,首先要讓自己融入一個更高的圈子,即便你暫時沒有融入圈子的實力,但當你身邊都是優秀的人的時候,你自然也會變得優秀。
因此不是"人以群分"這個道理決定了我們是什麼人,而是我們自己的行為決定了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