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和他在一起的第二年,夏天,有一天因為一件什麼事吵到不可開交,我氣得不行,跟他說我不要和他在一起了,然後收拾了自己的電腦、相機、換洗衣服,背上包出發去朋友家。

我走到樓下在院子門口的木頭椅子上哭了一會兒,身上的包壓得我喘不過氣,其實我帶走的這些東西:Macbook Pro、索尼相機、身上的裙子、表,都是他給我買的,想起來也有點好笑。

哭了一會兒我就往地鐵站走了,那天天氣特別熱,臉上的汗和淚混在一起,黏得不像我自己的臉。我朋友在京東上班,每天加班很晚,一般得要9點才從公司回家,我在路上慢慢地走,東轉西轉,邊走邊等她。

走到地鐵站往朋友家坐地鐵,列車上我想了很多,很可能這次走了我們就真的不會和好了,越這麼想我就越後悔衝動,但我不是服軟的人,既然出門了也不願就這麼回去。

地鐵人不太多,我坐了四站的樣子就到了,朋友新家搬到了百子灣,下來後是一條荒廢大路的死衚衕,得從鐵柵門穿到小區門口。

我想到今天一晚就要在朋友家過夜,見不到他了,心裡有點難過,但是氣還沒消,我也決不會回家。我在門口拿起手機給朋友打電話,一回頭,忽然,我看到他就站在我後面!

他的表情很開心的樣子,一直在笑,感覺是什麼陰謀得逞了一樣。

而我當時內心的感受是,我的天!我得救了!

百子灣那邊不是很熟,他一路跟著我走,怕我有什麼危險,但直到走到了朋友家門口才出來。我朋友也下來了,原來他早就料到我會往這位朋友家這邊走,提前給她發信息通了個氣。

他說要接我去吃馬路邊邊串串香,但是,哼,我才沒那麼好說話呢!我內心很開心但假裝還在生氣,我和我朋友聊了兩句天,也感謝她的關心。他讓我朋友一起去吃串串香,但她想早睡就不去了,然後我被他塞進車裡,強行帶回了馬路邊邊雙井店。

我們就這樣和好了。

大概就是在那一刻,我覺得我可以了,我準備好一輩子和他在一起了。

其實我遇到他之後,還有不少女孩喜歡他,但那麼多共同朋友,從未聽過他有什麼花邊。他性格很好很有才,長得也算高高帥帥吧,招女孩喜歡,也是我喜愛的型別,我不珍惜,老天也不會再給我更多好運了。

後來的有一天,我倆在家裡聊天,他忽然問我,娶你需要給你家多少禮金啊?我沒什麼概念,我說,禮金,不用了吧,搞來搞去挺麻煩的。他說你們家嫁女兒不需要禮金的?

在他看來是撿了個大便宜,在我看來也是撿了個大便宜,就是互相偷著樂那種吧。

自疫情開始到今天,我們已經每天24小時形影不離相處了33天了,幾天前我的奶奶離世,我沒辦法回家看她,在家好幾次傷心大哭,他不厭其煩地抱著我,告訴我他會一直在我身邊。我真的很感激,無以復加。

給他剪了一個小片,第一次用豎屏發。

我物件的日常

兩人相愛很容易,但走到最後卻不是那麼簡單的,我想了想我倆能合拍的原因。

第一,他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理智。

兩人吵架有時會非常意氣用事,但即使在最憤怒的時候,他也不會說傷人之話做傷人之事,從不提分手,遇到問題會冷靜分析,甚至列表幫助思維。

第二,他做事有非常清晰的底線。

他非常不喜歡虧欠的感覺,包括理虧,做任何事都需要足夠的底氣支撐,愛憎分明。對朋友很大方很真誠,對不喜歡的人離得很遠。感情上非常專一,他剛和我在一起的第二天就把自己過去的事掏了個底(那都不叫過去),也從不搞曖昧。嚴以律己的同時寬以待人,從不關心我的過去,只要現在在一起彼此相愛。

工作上同理,商業稿件大多會觸及到某些公司的利益,他也不會因為上級壓力或朋友關係就改變稿子的走向,因為有資料和邏輯做背書,違背基本事實的稿件是不寫的。這也是我比較欽佩的一點。

第三,如果自己有錯,一定會坦誠承認,從不辯解。

遇到事情發生矛盾,最後發現是自己的問題,很多人第一反應往往是辯解、找理由,比如我,但他不會。如果確定了這件事他的責任更大,他不會強行狡辯,給自己找退路,或者把責任想辦法推脫到我的身上,他會很真誠地檢討,擔當起自己的那部分責任,並一起想辦法改掉。

無論是相處過日子還是做人做事,擔當都很重要,這也是兩人發生矛盾後還能無痕化解,繼續走下去的基礎。我見過很多那種一有什麼問題就往外推卸的人,對待事情是這樣,對待伴侶也不會好到哪去,慎交。

第四,共同的眼界和愛好,有非常多的話題可聊。

看電影的品味相近很多,我們都喜歡沉悶的歐洲文藝片,各種冷門紀錄片,商業片也不排斥,但他和行內人不一樣,作為普通觀眾,他就是很看故事,製作再好基本邏輯或者設定有問題也不會太喜歡。他搞定了家裡電視的投屏,找來各種我自己都沒聽過的高分國產老電影,什麼《過年》、《背靠背,臉對臉》、《遙望南方的童年》、《上車,走吧》、《黑炮事件》,有的畫質非常差,那時候的製作跟現在比也粗糙,都是張嘉譯、葛優、黃渤這種大牌很年輕的時候演的,但他非常喜歡。

第五,支援彼此的事業,互相勉勵。

我想從文字轉行導演,自己拍故事,他很支援,頭兩個短片衝在前面幫我做製片和出品,其實不需要太多人,編劇導演拍攝配音都是我自己,客串是我,演員是我朋友,唯獨缺器材,那時沒什麼存款的他刷信用卡給我買了一臺索尼A7s2和蔡司鏡頭,完成了片子的拍攝,我因此順利從文字轉到廣告編導這邊。

他希望我以後能繼續做自己喜歡的,拍自己的長片,平時也會給我的劇本提供很多靈感。轉編導前那段時間在家休息了三個月,除了拍短片還在他支援下寫完了一個長片劇本,雖然現在看不太滿意,但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也認識了幾位優秀的製片人。

最近寫故事,大綱和梗概寫完了都先給他看,很多的細節都是從我倆的生活中提取的,他會不斷提供意見,也做我的第一個觀眾。

第六,因為互相吸引走到一起,沒有被物質條件捆綁。

我知道很多情侶相處階段都談得很好,結婚的時候因為彩禮嫁妝什麼的沒談攏崩了,在我看來是很沒必要。

如今結婚的先決條件,要有車有房,禮金要好幾十萬,婚禮要辦得隆重。我倆都在北京,但我們在結婚的時候基本沒有物質條件的困擾。

我爸媽不收禮金,他爸媽堅持給我,這就是全部了。結婚前我們住在北京雙井一個小一居里,租的房子,結婚後也不打算搬家,車沒有買,養車麻煩。我不喜歡鑽戒,求婚的時候給我買了一個蒂凡尼的婚戒,現在每天戴著,只有洗碗的時候摘下來。

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在一起之前我倆天天嘴上互懟,他給我買橘子,我送他王朔的《我是你爸爸》,沒想到在一起之後他是這樣的小綿羊,震驚了。

基本就是這樣。

怎麼回事,隨手一答寫了這麼多,我一直以為我是人文藝術答主,怎麼成了感情答主。我時間真是太多了。就寫到這裡吧,我要去工作了,等疫情結束再去拍更多有意思的東西。

願全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哦。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在你男/女朋友的手機裡發現過什麼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