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崇尚消費主義、超前消費?
“兒子,你借我9萬元週轉3個月,付給你利息!”
2012年,有一天下班回到家裡,父親問我手裡有9萬元嗎,讓我借給他用3個月,付我利息。我隨口問了一句,“很高是多少?”
“你想要多少?你上學那些年的銀行存根我都留著呢?”父親回我。這話我一點不驚訝,在我沒有參加工作,印象中念高二時,他就說過了,現在早就聽慣了。他之前還說,“老了你要不孝順我,我就拿這個銀行存根上法院去……”
起初聽到這些話自己內心是心痛的,難以理解,迫於他的權威,我也只能默不作聲,在自己的靈魂深處發出低吼——我是你親生的嗎,還是撿來的?
而那天父親說的話,明顯是在調侃,我並沒有在意。事實上自己早已經成熟了,理解他的用意,父親就是這麼個人,從小就開始了給我各種洗腦,以他自己的方式培養我獨立的性格。
比如,他說什麼美國人只養孩子18週歲;他自己十四五歲上山下鄉在生產隊勞動,自己掙工分……他還讓我暑假給家裡幫忙勞動,掙零花錢。
父親還有一句話,我印象也特別深刻,他說,“父母健在,子女尚可依靠父母;命好的父母長壽,多瀟灑幾年;父母一死,立馬喝西北風去!”
人在一種環境裡,長時間接受一種觀念潛移默化的教導,即使表面看上去是抗拒的,但骨子裡已經默認了這種觀念。總之我就被父親成功給洗腦了,從一個“受害者”最終會變成自我施暴者,這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
而在我即將出來工作時,頭腦中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界線:
親父子明算賬,我的是我的;老子是老子的,和我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2001年,一畢業參加工作,我就開始拼命學習、努力攢錢。實習第一個月300元,第三個月薪水拿到800元的底薪加提成,不到一年我已經攢了5000元交給母親,美其名曰怕自己亂花錢。而我周圍的一些人,拿了薪水就亂花,毫無節制。
記得一個老鄉與我在筒子樓合租時,他的薪資也不低,可是每個週末不是出去和朋友玩耍喝酒,就是買一些很小資的東西,一年下來也沒有攢幾個錢,時不時臨近月末還得從我這借點錢撐到公司發薪水。
而我的生活方式也並沒有為了節儉而節儉,除了定期給父母一些錢買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拿到獎金和提成時,我也會瘋狂一把,買一千多的鞋和其他自己愛好的東西,但慾望僅限於適可而止;也會買蘋果的筆記本,卻不會為了買他家的手機去花費五六千元,不值得的,因為我很清楚前者用於工作學習,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後者屬於消費品,買個適合的價位,夠用即可。
記得當時買筆記本時,旁邊一個20幾歲的女孩,拿到手機還不忘問了店員一句,你這個是真的……這個還有疑問嗎?我和當時身邊陪我買貨的朋友不約而同,扭頭掃了一眼那個女孩全貌,等女孩走遠後,一向愛評頭論足的他說了一句:你看女孩的穿著、打扮和氣質,就知道她攢了半年工資買的,眼神裡充滿手機拿在手裡的驚喜,卻又懷疑等了3個月的這玩意值這麼多錢嗎?
三年前,我把北京的房貸還清時,順便把早些年為了買飛機票便宜50元辦理的唯一一張信用卡取消了,其實這張卡已經好幾年沒有用了,裡面還有100多元的餘額。今年我又買了一套房子,以房養房還有2千多的富餘,經濟上沒有什麼多大的負擔。
時至今天,工作了那麼多年,自己非常感謝父親當初對我說了那些看似狠心,在今天看來卻特別受益終身的話。
他不只是培養了我量力而行駕馭物慾和金錢方面的自律能力,更是培養了我一種“自我獨立”的意識。而這種刻在骨子裡的意識,現在我又以同樣的理念以適合這個時代背景的方式潛移默化教導自己的孩子。
你有答案了嗎?
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崇尚消費主義、超前消費?
事實上,我所知道的,身邊80、70超前消費的人也不在少數,而90後只是佔了天時地利的優勢,他們出生在一個物質基礎相對較好的時代,且網際網路的便利性和低門檻給他們提供了超前消費的“舒適環境”,由此顯得格外扎眼而已!
所以無所謂的時代問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只是歷史浪潮的某個輪迴,與年輕人無關!因為歷史的教訓已經足夠多,也足夠深刻,問題出在父母身上——子不教父/母之過;尤其我自己有了小孩後,在我認為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問題:
慈母多敗兒,嚴父無孝子。
一個人的消費觀、金錢觀,乃至三觀的成型,
關鍵在於家庭教育,父母一言一行的教導;尤其是父親,需要引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規則意識。
結束語
我把錢轉給父親後,不到三個月,他連本帶利給了我9.5萬元,我欣然收下,然後花了近1千元給他了一條煙,買了一雙皮鞋。這就是我和父親之間的“親父子明算賬”,講規矩,也講親情,按原則辦事,該客氣的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