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今天柒叔就來聊聊關於“兩頭婚”
01
我和老公是自由戀愛。老公家庭條件一般,但他文化程度高,看起來文質彬彬,是我喜歡的型別。
早在結婚之前,老公就提議:“你家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不如我們採用兩頭婚,我不娶,你不嫁,平等結婚。”
“將來生兩個孩子,第一個隨我姓,第二個隨你。”
雖然當時,我對孩子姓什麼毫不介意,但聽老公這麼說,覺得非常感動。
因為這說明,他很體諒我,能主動站到我家的立場考慮問題,而且思想開明,不是那種古板又專制的男性。
我爸媽原本對婚事還有些疑慮,聽聞訊息,也喜笑顏開,立馬答應下來。
既然是“兩頭婚”,我們自然不能像普通人的婚姻一樣獅子大開口,幾乎沒要什麼彩禮。婚前財產也是各歸各的,沒有過多牽扯。
尤其生下頭一個孩子之後,老公對孩子十分上心,餵奶、洗澡、換尿布樣樣在行,完全不像有些男人,結完婚就做“甩手掌櫃”。
也正因如此,我信心滿滿地生下了第二個孩子。我們第一個孩子是男孩,第二個也是。按照約定,小兒子跟我姓。
沒想到,老公對小兒子的態度,180°大轉彎。就拿坐月子來說吧,我當時生頭胎,找的是我們當地最好的月子中心。
可小兒子出生時,老公卻認為,他不該出這筆錢。最後勉強請了個月嫂,讓我媽一起來照顧。
不僅如此,他平時生活重心也是圍繞大兒子,給大兒子報很好的早教班,卻捨不得給小兒子買一罐奶粉。
而我因為接連生育兩個孩子,很長時間不能上班,收入銳減。負責小兒子的教育和生活起居,對我來說,壓力很大。
爭吵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我質問:“難道小兒子不是你親生的嗎?”
他卻振振有詞:“不是一早就說好,頭一個孩子是我家的,第二個孩子是你家的,你爸總不能白撿一個孫子吧?”
言外之意,是我應該找爸媽要錢,幫我撫養小兒子。我覺得老公說的也有道理,便把這話轉告給爸媽。
我爸勃然大怒:
“咱家要是需要自己養孩子,幹嘛一分彩禮不要,先給他生一個?當我們是免費代孕,還是送子觀音?”
現在的我兩頭為難,真後悔結什麼“兩頭婚”。
02
我們說幸福的婚姻的前提是兩個人都是成熟和獨立的個體,單從這個角度看,“兩頭婚”的兩個小年輕都是未完全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而且很大可能是在兩方父母家裡輪流居住。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兩口子雖然結了婚,成了家,家中的主人卻仍舊是公公和老丈人,婆婆和媽媽則成了這對小夫妻家庭中的大股東。這種的生活看似挺好,因為生活中的重擔由四位大股東承擔了,自己兩口子怎麼爽快怎麼來。
但是這種生活方式下的兩口子因為從來沒有真正去承擔生活中的責任,因而他們便無法成熟和成長,也沒有經歷過“二人成為一體”的融合,而是遊走在兩個家之間,這種模式下的離婚也就非常容易了。
而一旦兩個子女各自姓雙方姓氏,這種分離會更加明顯,爺爺奶奶也會更青睞跟自己同姓的小孩。這種情況下,孩子不但不能成為夫妻雙方作為小家庭的融合劑,反而各自代表了雙方背後家庭的延續,由此,三代人之間關係更為複雜,將會引發不少衝突和矛盾。因為“兩頭婚”難以一碗水端平。
我們說幸福的婚姻必須得正確地認識什麼是“愛”!
如果對“愛”給出一個的定義,那就是“我願意為你”而不是“你要為我”,即真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滿足對方的需要”的一種捨己的愛。
所以當人們把婚姻當成一種交易,一種追求自我滿足的方式,通常這種幸福也是難以持久的,因為當有一天你的需求沒有被得到滿足的時候,你可能就覺得對方不愛你了!所以我們如果不能克服人性的弱點,我們將無法在婚姻中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03
當然世界上沒有哪一種婚姻模式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有一種婚姻模式是最適合你的。
起因就是她在影片中和觀眾分享,過年她跟丈夫一直都是各回各家,談戀愛結婚到現在雙方父母都沒有見過。
這事在網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網友表示,Papi醬做了她們不敢去選擇的事情。
有部分女性從結婚時起,過年就從沒回過孃家,她們不敢提,也不敢爭取,甚至連這個思想都不敢有。
因為在傳統的觀念裡,女人結婚了就應該回婆家。
而Papi醬則認為:“對於丈夫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對於我的父母來說女兒是最重要的,我們首先去陪伴各自的父母比較好。
因此,女婿要不要帶回來,兒媳婦要不要帶回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骨肉過年時要在身邊。”
其實,婚姻模式本沒有對錯好壞之分,關鍵看局中人的感受。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彼此認同的,過的幸福的,那就是最好的。
劉若英也擁有一份與眾不同的婚姻:
“夫妻倆會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個人一起回家,進家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因為兩人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只共用廚房和餐廳。”
結婚了,雖然身處同一個屋簷下,可是一個向左,一個向右,也不睡在一起,聽上去確實有些匪夷所思,難以接受。
但實際上,劉若英和丈夫很享受這種婚姻模式下的空間感,不僅沒有拉開彼此的距離,更調和了夫妻間的感情。
所以,在婚姻裡,最怕的就是侷限了自己的思維,禁錮了自己的意願,給婚姻設了限。
“我這樣的婚姻才是最幸福的。”
所以,我們偶爾會困惑,婚姻本來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偶爾會盲從,以為別人的幸福,也可以復刻為自己的。
卻忘記了,婚姻幸福與否,本身就應該是由自己來定義的。
企業做賬有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實質重於形式”,婚姻這筆賬也一樣。
婚姻沒有模版,不可複製,也沒必非要糾結於哪一種形式。
比婚姻模式更重要的,永遠是婚姻裡的人。
找到一個真心愛你、疼你、懂你、關心你、一心一意為你的良人,比什麼都重要。
過日子看的是人,而不是某一種形式。
柒叔願每個人都能擁有一份美滿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