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親從來都擔當著保護者的角色,只有當他們病了,老了,再也無力保護孩子時,才會心無旁騖地小睡一會兒,緩解滿身的疲憊。”
相對於母親來說,父親的愛,總是苛刻的,甚至苛刻到令人懷疑他到底是不是父親。可是,父親又是非常大方的,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可以傾盡所有,包括自己的生命。
父愛到底是什麼,我想,父愛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
當兒女們落魄的時候,父親可以“榨乾”自己的身體,把錢都給兒女,甚至成為兒女們創業路上的“免費勞力”。
可是,朋友在房子準備裝修的時候,父親從老家風塵僕僕趕來。父親說:“買房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以不告訴我呢?”
當父親拿出一個塑膠袋的時候,朋友別過臉去,哭了。塑膠袋裡有八千多元,這可是父親一輩子的積蓄,或許,有一部分錢,還是父親找鄉親們借來的。
後來,朋友的父親在深圳住了兩個月,一直在幫忙裝修房子,夜裡就在新房裡打地鋪。朋友擔心父親著涼,更擔心油漆味太重了。
父親卻說:“我以前在山上伐木,不都是睡在草窩裡?現在有樓房遮風擋雨,已經夠好了。”
聽了朋友講的故事,我忽然想到:“世界上‘最窮’的人是父親。”
父親的“窮”,是對自己極度的摳門,是一直恨自己賺錢太少的“抱怨聲”,是那些曾經羞於啟齒的困頓生活。
父親的“窮”,證明了父親不是無所不能的,也不是一座可以讓兒女們依靠一生的大山。父親努力活著,但是他卻始終無能為力。
02
記得上大學那會,我常常打電話回家,和父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爸,我沒有錢了”。
那時候,家裡還沒有電話機,也沒有手機。村口的小賣部裡,有一部電話機。每次打電話回家,我都要提前一天和小賣部的老闆說好,讓他轉告我的父母,第二天中午,我還會打電話過去,讓父母在小賣部等候。
有一年冬天,我讓父母在小賣部等電話。當我和父親通話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他在哆嗦。我以為父親生病了:“爸,您這是哪不舒服?”
父親說:“沒什麼,就是外面下著雪。”
城裡對季節的敏感性總是很低,鄉下的季節總是很明顯。而我,卻為了向父母多要一點點生活費,讓父親在下雪的日子裡,在小賣部等了一個多小時。
當我說出那句“爸,我沒有錢了”的時候,我忽然發現臉上很燙,似乎是很羞愧的表情。
曾經,我恨父親賺錢太少了,不能夠一次性給我整個學期的生活費,卻要我每個月都打電話向家裡索要。
也許,在父親的想法裡,我不應該花那麼多錢,一個月的生活費,本來就是兩個月的生活費,是我不夠節儉而已。當然,這樣的想法,父親從來都沒有說出口。
我打電話向父親要錢的次數多了,父親也會自責。有一次,他在電話裡說:“這個月,我去村裡的林場打工,收入還不錯,我多給你打一百塊錢。”
父親覺得虧待了我,很愧疚。事實上,最應該愧疚的人是我,而不是父親。
03
你真的瞭解父親嗎?如果你瞭解父親的話,就不會責怪他那麼窮了。
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是有本事的人,也許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工,只是一個種地的人,甚至是一個殘疾人。
曾經看過一篇小文章。文章裡講到了一位農民工父親。
父親在工地上挑磚,起早貪黑把磚頭從一樓挑到樓上。有一次,年幼的女兒來城裡玩,父親沒有時間陪伴女兒,也沒有錢給女兒買玩具。
為了哄女兒開心,父親挑著磚頭上樓的時候,故意搖晃著身體。女兒看到父親笨拙的樣子,“咯咯咯”笑了。
工頭看到了,趕緊跑過來:“快停下來,你不知道這是三樓嗎?搖一搖,搖下去了,誰負責?”
這篇文章,讓我想了很久,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卑微的父親,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父親?唯一的答案,就是“父愛”。
因為父愛,讓父親總是覺得自己很窮,虧待了兒女,沒有給兒女創造幸福的生活。
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理解父親賺錢不容易呢?常常有人責怪父親太沒有本事了,責怪父親沒有能力買房子、車子。卻從來不知道,為了賺錢,父親已經拼盡全力了;為了供養兒女長大,費盡周折。
04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了父親“很窮”的事實,你不要做聲,你只要理解他就好了。給父親留點面子,或許是最好的做法。
父親也會哭泣,當他熬不住的時候,躲起來流淚。然後把笑臉帶回家,假裝若無其事地吃飯、喝酒。
如果你長大成年了,請你不要再向父親要錢,真的不要為難他了。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是無所不能的。他們不是俠客,也不一定是老闆。
父親從來不會在你面前叫窮,那是因為他疼愛你。只是,這樣的一份“疼愛”,太扎心!
父親很窮,也很無奈,因為他一直都無依無靠,卻要努力成為家庭頂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