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莊石
無論在影視作品、流行歌曲,還是現實中的“模範情侶”,都基本都在告訴人們愛情就是炙熱、激烈的。而到了當代,愛情開始變得越來越“自由”了,愛情不再只有天長地久和一生一世。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愛情為什麼不應該是單一的。
▼
(IC photo / 圖)
最近,一種戀愛模式又流行了起來——“單身式戀愛”,即“喜歡時全情投入、分手後瀟灑說拜拜”。
其中,日劇《東京愛情故事2020》裡,女主角赤名莉香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她不再像29年前老版中那樣的為愛痴狂,而是瀟灑自如,不追求約定,不渴望佔有。那麼,這種戀愛觀有問題嗎?是否意味著人們對愛情越來越無感了?
“單身式戀愛”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類似的網路熱詞近些年頻繁出現。比如“食草男”、“無性症候群”等。所傳達的意思都大同小異,那就是人們對愛情越來越不感興趣了,比起戀愛,他們更關注於自身的個人生活。
對此,不少媒體或專家備感擔憂,認為這是“愛無能”的表現,個人選擇趨向於理性和自我,不敢在關係中投入和付出,也不相信愛情,長此以往社會恐怕會愈加疏離。
逃避愛情,不想被社會規訓其實,專家們之所以如此焦慮,並不是因為他們是“愛情至上主義者”,而更多是現實的考量。那就是在主流話語體系中,愛情是和婚姻家庭高度繫結的。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戀愛的終極目標還是結婚生子。但如果大家都不戀愛結婚了,那麼所導致的後果就是沒有人生孩子。
但這也恰恰是當下年輕人對愛情不感冒的原因,他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了“甜蜜”的背後是社會無盡的規訓。對於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如果他戀愛了,那麼等待他的不僅是買房、買車等經濟壓力,還有必須要上進努力、迎合主流追求的沉重心理壓力。
比如有人要是不想買房或者是在自己的愛好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就很有可能會被伴侶指責“不夠愛我”。如此看來,這是否就是一個華美的陷阱?外界只宣揚愛情有多美好,人們要去追求它,卻將那些背後的陰暗面隻字不提。
在這種情形下,人們很自然地選擇不去追求愛情或者對愛情不投入太多。這種現象在競爭壓力激烈的東亞尤為明顯,在韓國即出現了所謂的“N拋世代”,年輕人主動放棄戀愛、結婚、生子。
據韓國統計廳釋出《2019年人口住宅總調查》統計結果,截至2019年11月1日,韓國單人家庭數量達到614.8萬戶,佔比30.2%,首次超過30%,比2018年增加近30萬戶。其中,20多歲的單人家庭數量持續增加,去年已增加至111.8萬戶,是韓國單人家庭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IC photo / 圖)
愛情模式為何如此單一?而“單身式戀愛”另外一個引發爭議的點則在於自我、自由和愛情之間的關係。人們很自然地認為愛情就意味著佔有慾和永恆,即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就會為之付出一切,且希望和對方永遠在一起。但真的只有這樣才算是愛情嗎?
其實,在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或許先要想清楚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愛情。其實在很多時候,人們對於愛情的認知都來源於主流話語體系的“灌輸”。無論在影視作品、流行歌曲,還是現實中的“模範情侶”,都基本都在告訴人們愛情就是炙熱、激烈的。比如《神鵰俠侶》《泰坦尼克號》等經典愛情作品,所呈現的都是很極致的愛,彼此可以為對方犧牲一切,愛情可以超越生死實現永恆。長此以往,人們就形成了這樣的“愛情觀。”
從某種程度上說,愛情實際是個創造出來的概念。在傳統的農業社會,是沒有愛情這個說法的,男女生活在一起只是為了生育和勞作。相反,私人的情慾是被排斥和壓制的,就像費孝通在《生育制度》中所言:“感情是具有破壞和創造性作用的。感情的激動破壞了原有的關係,而感情的淡漠則是穩定的社會關係的一種表示”。在當時,愛情是一件很反叛的事情,它意味著個人自由意識的出現。無論是中國的《梁祝》還是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都帶著濃厚的反抗色彩,用死亡這種最極致的方式來對抗傳統社會的倫理。
到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時期,個人意識和自由開始崛起,愛情的價值被讚頌。這股風潮刮到中國是在民國時期,“於千萬人中尋找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種在今日看來很矯情的話語,實際是那個時代人們的真實感悟,他們的確是如此熱切地渴望著愛情。
不過,這只是浪漫主義時期人們對於愛情的想象。但是這種觀念卻在逐漸破產,人們意識到那可能只是某種被美化了的情感。這些愛情故事固然很美好,它們卻迴避了一個問題,之後呢?愛情的濃烈程度還會一直持續嗎?
絕大多數情況下,愛情都是稍縱即逝的,是極具流動性的。當熱烈過後,人們還是會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說,愛情帶給人們的高峰體驗是真的,它並不具備改變一切的魔力。就像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中所言:“愛或許能移山倒海,卻不足以拯救你愛的那個人”。而最終能夠拯救你的,或許還是你自己。
所以到了當代,愛情開始變得越來越“自由”了,愛情不再只有天長地久和一生一世。最典型的莫過於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存在主義,無論是在薩特加繆的書中還是在新浪潮電影中,人們可以感受到愛情的模式正在變得越來越豐富。有薩特波伏娃這樣保持開放性關係,但終身相愛的情侶;也有像《祖與佔》中那樣,一個女人可以同時愛上兩個男人,且不想選擇任何一個,只想享受當下。就像薩特所言:“愛是趨向他人自由的”,即愛情的結果如何並不重要,可能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而愛情最大的價值是在於過程中的自由體驗。
如此看來,“單身式戀愛”一點都不新鮮,它不過是個人很自然的選擇而已。相反,由此引發的種種擔憂的出現恰恰說明了人們對於自由的恐懼。時代正在變得越來越保守,穩定和保守正在成為絕對的主流價值觀,在這種語境下,考編制、結婚生子才是靠譜選擇,任何追求自由的舉動都會被視為不正常。
實際上,這種話語體系才是更值得社會去反思的。對於自由的追求,本就是人類的天性,而愛情絕非自由的對立面,正如羅大佑《戀曲1980》中所唱:“你不屬於我 我也不擁有你,姑娘世上沒有人有佔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