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在《沉默是金》中唱道:是錯永不對,真永是真。任你怎說,安守我本分,始終相信沉默是金。
不說話,是心靈的洗禮,因為它在用沉默當做保護殼,安守內心的想法。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外來使者進貢給國王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國王問大臣,這三個金人誰最有價值。
眾人搖頭不語,唯有一位學者上前,他拿出三根稻草分別塞到小金人的耳朵裡。
第一隻小金人,稻草從左耳塞進去,從右耳出來了。
第二隻小金人,稻草從耳朵塞進去,從嘴巴里出來了。
第三隻小金人,稻草從耳朵塞進去,落到肚子裡悄無聲息。
學者斷言,第三隻小金人最有價值,全場掌聲雷動。
當今社會,那些信守“不傳話,不多說話”做事準則的人,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讚美,可見學會沉默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博得別人尊重的法門。
01對錯不用辯解,結果自會展現曾經參加過一場學術研討會,會上都是各界大拿,言語犀利觀點突出,動輒長篇大論,目的就是要駁倒對方。
兩方交戰不停,往往會因為一點莫須有的小事而爭論的面紅耳赤。
就在這時,一位慷慨激昂的發言者因為過於激動,倒在座位上喘著粗氣,最後家人從後臺上來為他順氣,邊順邊責怪他:“大家都是第一次見面,你也收斂一些,怎麼總愛表現,就不知道少說兩句嗎?”
這個場景,有點令我想起大學時參加的辯論會,兩方人交戰不停,唇舌打架,到了辯論激烈時,雙方辯手都有些控制不住了,變相地進行人身攻擊。
原本溫文爾雅的小夥子,變成了面目猙獰的憤怒者,原本溫柔可人的小姑娘,變成了犀利敵對的耍賴者。
那場辯論因為雙方不夠“專業”所以最後沒有評出勝負。你看,很顯然有些時候,刻意去爭搶,辯解的事物,最後都會走向不可控的結果。
到不如一切事物都緩緩圖之,對待無關緊要的事,不用爭取,安安靜靜做好一個傾聽者。
對待需要爭論的事,有理有據,不要撒潑耍賴,成為觀者的笑柄。
其實在生活中,更多的事情也不用爭辯,對與錯無關緊要,因為一個人最難做到的事,就是試圖將對方的想法扭轉成自己的想法。
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世界美美與共,有些事,不用爭,不必爭,沉默地傾聽對方的觀點,沉默地堅守自己的觀點,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02人生失意時,沉默是一場自我救贖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七八,可與人言無二三。
生活中的苦,難以人言,無人安慰是常態。
這一次見面,瞭解了她的經歷,感覺她十分強大,一點都不像柔弱的小女生。
創業兩年後,她宣告自己的店面徹底失敗,不僅將自己為數不多的存款打了水漂,還欠了不少錢。
她沒有跟父母哭訴,也沒有跟朋友借錢,而是拼命地找兼職找工作去填補窟窿。
我問她:“你怎麼不跟朋友們說啊,我們還能幫幫你。”
她說:“沒什麼好說的,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
她說,創業宣告失敗的那一刻,她想了很多,坐在家裡的房間裡,默默流了一整夜的淚,她無數次問自己,究竟能不能站起來,究竟能不能撐下去。
腦海中的回答一會兒是能,一會兒是不能,折磨來折磨去,眼淚又掉下來。
她曾想過:“大不了跟父母說,讓他們幫助我”,但是轉念一想,“工作失敗,親朋好友肯定會嘲笑,到時候父母承擔的壓力不比自己少,還是算了吧。”
於是,她瞞著父母開始找工作,業餘時間在家裡接設計繪畫的訂單賺外快。
“想不開的時候也有,那就多讀書,多打遊戲,多睡覺,千萬不能開傾訴的口子,一旦開開,就關不上了,自己也容易崩潰。”她這樣說。
可見人生在失意時,沉默是一場自我救贖,它能令你理清思緒,找回信心,不會沉浸在悲傷中沒完沒了,喪失鬥志。
03人生得意時,沉默是警醒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似乎人在春風得意時,習慣昭告天下,讓大家都知道。
其實不然,這個世界上最難把控的,就是人心,你不知道身邊哪些人盼著你好,盼著你壞。
得意時的光芒,很容易刺痛別人的眼睛,將對方的嫉妒暴露出來。
很早之前遇到一位讀者,他告訴我,因為機緣巧合,他得到了一份月薪特別高的工作,但是至今他沒有告訴身邊的人自己很有錢。
一則,他擔心別人嫉妒他,給他使絆子。二則,他想攢錢完成自己的目標,而不是暴露真實的實力,引別人指手畫腳。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沉默更像是警醒,也更像是自我保護。
《周易》中寫道: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意思是有吉人之相的人往往說得少,做得多,反之辭藻過多的人容易招致禍事。
可見有時候“不說”遠比“多說”對自己更有利。
沉默是一種修行,更是一種力量,外修言行舉止,內修心靈城府,總歸來說,如果想避免言多必失,禍從口出,還是要堅守沉默是金的原則。
今日話題:日常生活,你是話多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