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我家裡的基本情況吧。
我跟我老公是高中同學,早在上學的時候,兩個人就互有好感,但那時臉皮薄,愣是一直沒捅破這層窗戶紙。
我倆學習成績都不好,都沒考上大學,高中畢業後,就各自外出打工了。
其實,本來吧,他高中畢業的時候,是準備跟我表白的,只不過,因為種種陰差陽錯,導致他誤會我家裡人給我安排了結婚物件,所以就選擇了沉默。
這一沉默,就是好幾年。
而我看他一直沒什麼表示,就覺得自己之前的種種都是我的一廂情願,也就一直把這份喜歡埋在了心裡,當成一個青春的秘密了。
出去打工以後,我們就這樣斷了聯絡。
有些緣分真的可能是註定了的,後來我倆都在外漂泊了好幾年,到了適婚年齡還一直沒有物件,彼此都開始被家裡人逼著相親。
你說巧不巧,都已經斷了聯絡多年的我們,卻在相親的時候遇上了彼此。
多年不見,我倆都有些愴然,解釋清楚了當年的誤會,加上這難得的緣分,兩人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我們兩家條件都很普通(要不然也不會在外打工那麼多年了),也沒什麼其他的想法,就想結個婚好好過日子,當時他家裡給了3萬的彩禮,我們家出了1萬給我當嫁妝,領完證,在老家辦了場簡單的婚禮,就這樣算是結了婚。
結婚的時候,沒有婚房,因為當時真的買不起,婚禮過後沒幾天,我就和他一起回到了外地打工,接下來好幾年都是租房子住。
我老公家裡也比較簡單,爺爺奶奶早就不在了,他爸在我們結婚的前一年因為癌症去世,她有個姐姐當時已經嫁人,會時不時回孃家,家裡只有一個媽,他家人都不是什麼不好相處的人。
坦白說,我老公這個人吧,確實算不上優秀,但勝在踏實,沒有什麼花花腸子,很顧家,一直勤勤懇懇工作賺錢,生活也比較簡單,不抽菸不喝酒,不會結交什麼不三不四的人,所有的心思都撲在了家裡。
我沒什麼太高的要求,就想踏踏實實過日子,這樣的老公,這樣的生活,我知足了。
對於家裡的老人來說,孩子沒結婚的時候,催著結婚,結婚了以後,就催著生孩子,我們家也是如此。結婚以後,我爸媽、我婆婆,三天兩頭都在說孩子的事情。
可我們一直沒要孩子,不是不願生,是不敢生。
我們那時經濟條件有限,自己都有些顧不上,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真的不敢隨便要孩子,就想著先拼幾年,攢點錢,等買了房安了家以後再考慮孩子的事情。
就這樣,一直拖到了我30歲,也算是有了一點存款了,加上我媽說孃家到時候也可以支援我一些。
所以,我們就開始考慮買房子的事情,到處看房子,準備貸款在老家的市區買一套房,同時,我也開始備孕要孩子。
可不久之後發生的事情,徹底打亂了我們的計劃。
前面說過,我老公還有個姐姐。
我跟這個大姑姐相處的時間不多,我嫁過去的時候,她已經結了婚,回孃家還是比較勤快,可能主要是怕我婆婆一個人在家裡寂寞,畢竟我跟我老公經常不在家。
我對她的印象還不錯,感覺她待人接物都比較隨和,就是性格有些弱勢,就單從家庭和諧共處的角度來說,這不算什麼缺點。
也可能就是因為她弱勢的性格,才導致了她後來婚姻的悲劇吧。
剛接觸大姑子婆家一家的時候,我就感覺,大姑子和她老公以及婆婆的關係並不好。我多少能理解一些,畢竟,他們結婚之前,總共就沒見過幾次面,彼此都談不上了解,就在雙方家長的催促下稀裡糊塗地結了婚。
她那個老公也不怎麼關心她,天天在外面瞎晃悠,對家裡的事情一概不管,而她婆婆又是個事精,好似生怕兒子兒媳感情好似的,天天挑破離間,導致夫妻三天兩頭吵架。
兩人勉強在一起生活了幾年,最後還是離婚了。
離婚的時候,他們還有個兒子,也不知道她婆婆是咋想的,別人的婆婆再沒有人性,起碼還會關心一下自己的孫子,她婆婆倒好,一說到離婚,死活不要那個孫子。
大姑子本就心軟,加上心疼自己兒子,就選擇了要這個孩子。離婚後,就帶著孩子回了孃家,跟我婆婆一起生活。
一個離婚女人,帶著個孩子,生活肯定很艱辛,同為女人,我也挺同情她的。
好在,孃家還有地方可以住,所以她就一直和我婆婆一起帶那個孩子,自己平時打點零工,維持生活。
她其實也想過再婚,只是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加上又帶著個孩子,各種不方便,導致很多人即使對她有意,一聽說孩子的事情立馬就打了退堂鼓。
後來她前夫再婚,又有了孩子,她自己心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對孩子慢慢有些不耐煩,開始後悔要了這個孩子,覺得自己如果沒有這個孩子的話,肯定會比前夫過得更好。
我跟我老公都挺心疼這個小外甥的,也心疼大姑姐,每月特意多給婆婆一些生活費,說白了,其實也就是想減輕一下大姑姐的負擔。
再往後,大姑姐交往了一個男朋友,家裡條件還可以,也是離異,沒有孩子。
兩人感情挺不錯,很快就談到了結婚的事情,對方也沒有別的要求,就是不願意大姑姐帶著孩子嫁過去。
大姑姐當然不願因為這個孩子耽誤自己好不容易盼來的姻緣,就跟對方承諾說孩子留在孃家帶。
以前還無比心疼自己孩子的大姑姐,就開始各種嫌棄自己孩子,覺得他是拖油瓶,那感覺就是隨時準備好結婚的時候把他丟棄在孃家似的。
這時孩子已經五六歲,有意識了,看到我會奶聲奶氣喊我“舅媽”,說真的,我還挺心疼他的,有些無法理解大姑子這種拋棄親生兒子的決定。
而且這孩子特乖,不惹事,也不吵不鬧的,見到親朋都會咿咿呀呀地喊人,很討大家喜歡。
其實自打他被帶回孃家養之後,我跟我老公都挺關心這個小外甥的,平時吃的、穿的、好玩的東西,也沒少給他買,有時候還會帶他出去玩,看著他開開心心的樣子,說真的,一直沒有孩子的我,確實有些母性氾濫,心底裡是把他當成半個自己孩子來對待的。
婆婆年紀大了,獨自一個人帶孩子,不管是精力還是金錢,都是力不從心,所以兩人一商量,就惦記上我們夫妻倆了。
這時我們已經從外地回來,在老家的市區找了工作,籌備買房的事情。婆婆打電話過來,說要把孩子給我們養的時候,我真挺懵的。
按她的意思來說,反正平時我們也挺喜歡這個孩子的,讓我們把他當成自己兒子看待就行了。
我堅決不同意。
本來我們自己生活壓力就大,現在要準備買房,也準備要一個自己的孩子,經濟壓力更是沉重,忽然多了一個快要上小學的孩子,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我心想,老公應該是跟我同一個想法的,畢竟這幾年生活過得多艱辛,他肯定也有體會,就把這事兒甩手給他去解決,省得和婆婆起衝突。
讓我大跌眼鏡的是,他居然同意了!??
他是這麼跟我說的:“這幾年看下來,確實是因為這個孩子,所以我姐再婚才困難。如果這次我們不幫忙,姐姐的這段感情又要不了了之了。”
還說我們本來就多給家裡一點錢,現在也就是比原來再付出一點,反正以後我們要養自己的孩子,多一個孩子,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
末了還補充了一句:“如果到時候養兩個孩子比較困難,我們不生就是了,反正沒孩子這麼多年不都過來了嘛?”
而婆婆的意思也是差不多,她跟我說:“我可是為你好,你不是不願意生孩子嗎,現在現成有了一個兒子,多好呀,這不是替你省事了。”
我當時真的是被他們這個天方夜譚的想法給氣到了,直接就跟婆婆頂嘴,說:“婆婆,你要是敢把孩子送過來,我就和你兒子離婚!”
對於他們這個提議,我真的非常無語。
先不說錢的事情,現在這個孩子有自己的爸爸和媽媽,然後親生父母不養,讓舅舅舅媽來養?這是正常人能想出來的事情嗎?
這以後大姑子回來看他,他應該叫姑姑還是叫媽媽?難道要讓這樣一個小朋友,從小就接受自己被媽媽親手拋棄的事實嗎?
再說了,這要是養出個好歹來,到時候我們就裡外不是人了。
老公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一直試圖說服我,然後我們就會因為這事兒開始吵架,我也停止了備孕,這件事情不徹底解決,我真的不敢要孩子。
反正好說歹說,現在老公就是抓住一個說法,說我們是一家人,就應該互相幫助。還說這次不幫忙,他姐姐錯過了這段姻緣,再婚就更困難了。
他的固執讓我有些懷疑,難道真的是我太冷血?
我真的不認為養一個孩子是一件小事情,也不認同老公所謂多個孩子,就多一雙筷子的理論。
我是挺喜歡這個孩子,但是喜歡跟養是兩碼事,我們一不具備養他的能力,二來我們自己也準備生一個,後面怎麼養都還是個問題。
我承認,婆婆一個人帶個這麼大的孩子,確實辛苦,但是大姑子為了愛情兩手一攤,親生兒子不管,現在反倒要我們這個做舅舅舅媽的來承擔撫養義務,
於情於理,這都說不過去吧?
我覺得我老公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對於這個事情的嚴重性,以及養孩子有多難這件事情,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我婆婆呢,說真的,這幾年相處下來,她確實算不上什麼壞婆婆,平時也挺和善的,對我也挺好。
可是在這件事情上,我覺得他們都有點同情心氾濫過頭了。
我那天嘴上說的離婚當然是氣話的成分多一些,但是我心裡也確實有這樣的想法,這個事情我不想讓步,如果一直這麼持續下去,我們的婚姻會走到哪一步,我真的不知道。
你們說,我應該怎麼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