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愛情是美好的,讓所有的人沉醉迷戀;愛情也是痛苦的, 常常讓人寢食難安。會有很多問題困擾戀愛中的人。

比如:為什麼難道自己愛上的新面孔總有舊愛的影子?為什麼曾深愛的人婚後竟變成了另一個人?為什麼失戀後會自殺自殘,活不下去?愛情的 甜蜜似乎總是那麼短暫又膚淺,痛苦卻深刻而長久。

01:尋愛途中,你愛的是和“理想的模子”接近的人

我們常常以為:一份愛情美好還是痛苦,在於運氣好壞,是否則就碰上了對的那個人。但事實上,我們會愛上誰,並不是毫無道理的,每個人頭腦中都有一個理想中完美愛人的模板。

一些談過幾次戀愛的人,後來總結時發現,愛過的新面孔中, 總是有舊愛的影子,他們愛過的人似乎總有一-些共同之處。這同 因為,我們選擇愛人時其實都是在照著理想中的模子選擇最 接近的那個人。

這個完美愛人模板的形成與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是我們的年輕態、少年夢想、青春渴望中混雜者的依附,叛逆與激情、 慢慢在內心建構的個理想的模子, 我們總是在用這個模板去衡量現實中遇到的人。

26歲的小芳愛上了30歲的阿文,小芳愛阿文的高大、聰明, 率真和勤奮,內心像孩子一樣的純真, 同時他有事業心,能夠專注地做一件事。但是小芳愛上的阿文只是她眼中的阿文,這時, 她眼中的阿文符合自己內心中完美愛人的形象。其實,真實的阿文還有更多她不瞭解的另面,她愛的只是阿文的一部分。

小芳和阿文結婚5年後,他們頻繁發生爭吵,並沒有獲得期望中的幸福美滿。在小芳眼中,那個婚前深愛的阿文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不喜歡做家務、很邋遢、對父母不夠教孝順....她哭著大聲控訴:“我今天才知道你是這樣一個男人,你騙了我這麼多年!”

小芳覺得阿文變了,事實上很多太太婚後也有過類似於小芳的控訴,但是真的是阿文變了嗎? 阿文的父母、同事、同學和朋友都沒有這個感覺,他們覺得阿文一直就是這樣。

其實阿文身上的這些“改變”目前就有, 只不過被小芳忽略了, 她眼中只有她認為的那些“優點”。可是婚後長時間的相處,讓小芳漸漸發現了這些她不愛的“缺點”,並且這些“缺點”和“理想的模子”背離。這些小芳不愛的“缺點”慢慢替代 “原來她愛的那些美好部分,這時候他們陷入了婚姻危機,最終以離婚收場。

所以,我們愛上誰並不重要,不可能有一個人與我們理想中的模板一模樣,每一段愛情都會有失望的痛苦。

有一句話說:少男少女的愛像是在愛父母,需要的是關心: 年輕人的愛像是愛自己,渴望認同:成年人的愛才是愛別人,有奉獻與寬容。

但心理學家李子勳認為,有許多成年人的愛其實也是在愛自己 己,他可能生活在一種戀愛中的幻覺中。只有當我們從戀愛的幻覺中走出來,去接納眼前的那個人, 而不是自己心中的模板時,真正的愛才會產生。

當然,愛是一種能力,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培養自己愛的能力,當事情不那麼如意、當愛人讓我們失望的時候, 還能夠愛。

02:拿得起放不下的愛情, 和早年的依戀關係有關

戀愛中總免不了會有一些矛盾, 讓我們爭吵很痛苦,常常以為是對方的錯,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21歲的珍珍在大學同年級小林的猛烈追求下,接受了小林。 兩人開始了戀愛關係後,珍珍卻發現小林並不是那麼喜歡自己。 剛過了一個月,因為點小事珍珍和小林發生了激烈爭吵,珍珍當場提出分手,憤然離去。

過了3天,小林都沒有跟珍珍聯絡,這時,珍珍感到失去了小林讓她難以忍受,於是她主動去找小林,兩個人和好了

可是,交往時間越長,小林對珍珍越不好, 珍珍反覆幾次鼓起勇氣和小林分手,但都堅持不了一個星期又去求小林原諒。她知道維持這段戀愛關係對自己不好,卻感到離開小林就活不下去!

明明不愛了卻無法割捨,從這個故事中能看到維繫珍珍和小林關係的不是情感,而是珍珍心中對小林的依戀、對與小林分離的恐懼。因為珍珍犯了戀愛中的一種“ 依戀飢渴”症。

為什麼珍珍身上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愛情容易讓人的心理返回到早年與母親的依附關係中。那個時候,離開母親的嬰兒會覺得很恐懼,會害怕得不斷哭泣。珍珍與小林的關係類似於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一生氣時會跑開,跑開後,恐懼與孤獨佔了上風,又趕緊回去跟父母認錯,然後迴圈往復。

每一種情愛模式都受到早年依戀關係的影響。就像候鳥的遷徙或魚的洄游,童年在哪兒長大,成年後還要回到哪兒去。在投入一段愛情時,我們應該察覺到潛藏在自己內心的情愛模式,回憶你父母的婚姻關係,重新檢視你對父母的評價。

這些評價或父母關係殘留在心中的印痕,可能會給我們自己 的戀愛生活帶來的影響。有時是好的影響,有時是很糟的,我們在愛情中的感受會受這些印痕的干擾。

好的愛情也有依戀感,但不會妨礙個人自由決策,拿得起,放得下。以依戀為主的愛情有一種被強迫性,好像離開對方就不行,讓人感覺甩也甩不掉。 這樣的被強迫性使人失去選擇的能力 類似於吸毒成癮,明知對自己不好,卻管不了那麼多。

另外有的人身上會出現戒斷反應。就像戒毒一樣, 幾天不見, 會出現很多身體和精神. 上的強烈反應。身體上的表現是食慾下降 睡覺失常、煩躁、疼痛、哭泣等;精神上的反應則表現為孤獨空虛甚至抑鬱絕望,這些強烈的身心症狀逼迫人逃回不良關係中。

再就是分離的時候會有莫名的恐慌。在愛情關係裡始終害怕失去、內心慌亂,因此總是無條件地付出、服從和討好對方,任由對方支配,以為這樣就可以保持被愛,結果把關係搞得很糟。 關係變糟之後, 又不能認識自身的問題,而是對另一方產生極大的憤怒與抱怨,出現想離開又害怕分離的糾結和痛苦。

想要擁有成然的愛情能力,必須具備兩種心理能量:一是幼年與母親形成的深層依戀,這種依戀是 帶助我們對關係信賴。二是5歲前後體驗過的與父母分離的緊張和喜悅,這種分離幫助我們信賴自己。愛情有了這兩個心理要素,就不太容易陷入無助感和對他人的依賴。而珍珍早年與雙親的關係中未完成依戀過程。所以,她的愛情就像是無意識的“飢渴”,尋找一種親密補償。

比起珍珍的情況,失戀後自殺和殺人則屬於更極端和激烈的處理“依戀飢渴”的方式

失戀後的瘋狂行為最經典的是在莎士比亞代表中四大悲劇之一的《奧賽羅》。因為聽信了僕人伊阿: 古的讒言, 奧集羅誤以為妻子苔絲狄蒙娜愛上了別人,他無法忍受妻子的背叛,盛怒之下殺死了心愛的妻子,最後在妻子身旁自殺。敵人無法擊倒的奧 賽羅,最後卻被失戀的痛苦殺死。

在現實生活中,失戀後減肥、成為購物狂、醉酒、意志消沉 等等也是如此,“我為你去死”“我死給你看”這樣的話比比皆是。

健康的愛情會讓人獲得溫暖、安全、歸屬感與滿足,雖讓人迷戀卻不會迷失,愛著卻保持人格的完整、個體的邊界,並意識到愛情並非生命的全部。而失戀後做出瘋狂行為的愛卻是一個人格粉碎器,引發一種嚴重的“心理退行”。

心理學上說的退行是種防禦機制, 讓人不那麼焦慮。焦慮使人退回到發展的早期階段。比如一個男人感受到“中年危機”, 害怕變老死去,於是他可能退行到青年時期,變得不負責任、開車兜風、與年輕女性約會,甚至吃兒童食品。

失戀後選擇自傷、自虐、自暴自棄似乎是人類行為的常態, 用軀體的痛苦置換精神的痛苦,這種行為是生命的自我保護,目的是讓自己可以活下來。而像奧賽羅那樣將對方殺死,這種行為的意義是“我不能愛你,也不讓別人愛你”,或者“ 你不愛我, 也不許你愛別人”。

我們的愛情實際上在早年跟母親的關係中就呈現了。愛和被愛的能力,心理學認為是兩歲前後在和媽媽的依戀關係中形成的。

這不是說要把所有戀愛的不愉快歸因於童年父母沒有照顧好自己,或者父母的種種不是,我們要做的是,正確看待早年的依戀關係以及父母的婚姻,坦然面對過去和過去的自己,並接納過去。

03:飽滿的愛情離不開痛苦, 在愛中破繭而出

也許有人會說:幸福的愛情是充滿快樂的, 與痛苦無關。幸福是一種膚淺的情感體驗,痛苦才是深刻的體驗。 一個人在愛情中是不是真的成熟了,要看TA是不是為此真實地痛苦過,而不是看TA擁有什麼。

判斷一份愛情算不算一段好的愛情, 有兩個方面:長度和深度。 在長度上,心理學家李子勳的看法是至少需要維持五年或者六年以上, 在深度上,則是愛到彼此相融,你是我我是你,甚至能體驗到的 痛苦和依戀,超越對母親的依戀關係,完全是合二為一的狀態。

這些“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衣”的膚淺感情,因為小張並未真誠地投入過努力,經歷喪失再獲得,雖然看起來擁有“豐富” 的感情體驗,但其實這些愛情都是不成熟的。

戀愛過程是人的“蛻變”,像一隻從粗糙的繭中掙脫出來的彩蝶,蛻去的只是幼稚的情感外衣。真正飽滿的愛情,一定能讓 人體驗到自己內在的變化,這種變化伴隨著痛苦,並且是自覺自願的。戀愛中的他/她開始變了,而且這種變化以前是TA不願意的,愛讓TA願意去改變。在改變中,TA要經歷一個自我轉變的痛,有一種銘心刻骨的、揪心揪肺的體驗。

比方說,男孩以前是個特別愛玩的人,常常深夜回家。戀愛後,他發現心愛的女孩每天6:00下班,7:30 回到家中,可是, 突然有一天女孩過了8:00還沒有回到家,男孩開始坐立不安, 到了8:30,他徹底失去了冷靜,變得擔憂和焦灼,承受痛苦的煎熬。當女孩終於在9:05回到家中,並告訴他路上遇上了老同學, 一起喝茶聊天, 所以回家晚了。男孩放下心來,可是也開始思考, 自己晚歸女孩會不會擔心,於是他以後也儘早回家了。

戀愛中的人總是希望自己是最美的。一個男生為了追到自己心愛的女生,可以改掉睡懶覺的毛病,清早到女生的樓下為她買早餐,可以改變邋遢的習慣, 注重外表愛整潔。 愛情把我們每個人變得完美,因為愛情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然後努力改變。

而有些人雖然體驗到深刻的愛,但愛得死去活來。失戀後就覺得失去了愛情就失去了一切,只剩下一個空殼。這種愛的深度體驗是痛苦的, 卻越越了愛情的度。就像珍珍和失戀後自殺或有極端行為的人,他們在愛中迷失了自我。

04:在愛中保持自我,享受愛情的美好

要意識到愛情雖然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但不是全部。維持良好的生活狀態與職業狀態,可以幫助緩衝分離的痛苦: 要學會愛自己,愛自己永遠大於愛你的戀人。愛自己的人有良好的自我修復能力,因為他會討好自己,善待自己,對自己不好的事情不肯重複去做,要相信美麗的愛情不止一 一次,愛情有時需要更新。 如果你是一隻自由的鳥,那麼你絕不會迷戀鳥籠或情網,只有TA成為茂密的森林,你才願意棲身。

愛情屬於你自己,得到了就永遠在你心中,不要因為對方做了什麼而破壞自己心中的美感。你愛的不是別人,是自己心中的那個倩影。愛人有時候就像道風景, 我們喜歡他是因為它在我們身邊充滿愉悅和美好,但我們不會期望風最對我們做什麼,也不奢望把風景據為已有。失戀的時候,把那個人看成是生命中的一道風景, 雖然遠離了自己的視線,但內心的風景依然可以清新可人,這才是對愛情最好的認知。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表弟帶女朋友去奶奶家吃飯,奶奶辛苦燒了一桌菜,卻被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