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想太多了”,“你太敏感了”,如果你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證明你可能是個比較敏感的人。
而周圍人的這些話,影射著一個聲音:敏感是不對的,敏感是不好的,你這個敏感的人也是不好的。
這種否定的聲音帶給敏感人的心中更大的壓力和不適。
01高敏感人群的特徵實際上,在人群中,每5個人中,就有1個高敏感的人。那麼,高敏感的人都有哪些特徵呢?
1. 對生活細節的感知力強
高敏感人群對生活中的小事、細節,感受能力異乎尋常的強。比如說各種味道、不同環境帶給心理上的刺激和體驗感不同,在一個舒適美麗的環境,高敏感的人群心情會特別好,而如果到了一個髒亂差勁的環境,高敏感型別的人馬上容易被這種惡劣的環境影響,進而變得煩躁和抑鬱。
2. 對情緒的覺知力強
高敏感的人,能夠敏銳地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對他們來說,高興、痛苦、悲傷,統統都是放大的,任何一種情緒,他們都能夠體驗到十分的極致。
同時,他們對於別人的情緒,也捕捉地十分迅速。他們十分具有同理心,能夠迅速明白他人的感受,並且對別人給予支援。
3. 具備創造力
高敏感的人如果在事業上運用好他們的敏感天賦,會達到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很多畫家、音樂家、作家,都屬於高敏感的人群,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能夠創造出一般人做不出來的作品。
02高敏感人群的痛點因為高敏感的人群能夠快速捕捉和感知他人、以及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所以他們往往難以承受如此多的情緒負擔。
1. 被情緒壓倒
由於能夠體會到更多的情緒,高敏感的人往往容易感到疲憊和疲勞。喧鬧、人多的場合和環境讓他們感到累,所以高敏感的人群更願意獨處,他們需要從獨處中儲備心理能量,消耗掉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2. 容易受到他人影響
高敏感的人群很容易被他人影響,他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意見、態度,能夠直接刺激到高敏感人的內心中,他們的喜怒哀樂往往不由自己決定,而是任憑環境。
3. 過分追求完美主義
高敏感的人群對於自己的要求會過於苛刻,他們要求自己達到完美,如果達不到,他們會十分痛苦。
03高敏感人群怎麼擺脫敏感玻璃心?高敏感人群想要活得更加自在,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的模式改變了,任何事情都難以傷害到我們了。
1. 拒絕過度放大
所謂放大,就是本來沒有的事情,或者是本來很小的事情,在高敏感心中不斷地發酵,最終變成一件根本不存在的、很大的事情。
比如說發信息給男朋友,卻沒有得到秒回。內心中就一直煎熬,他為什麼不秒回我的資訊?他是不是根本就不愛我?我是不是不該給他主動發信息?我是不是應該矜持一點?如果我不要發這個資訊就好了。算了,既然他不愛我、不在意我,那我就跟他分手吧……
別笑,對於高敏感人群來說,這是十分普遍的思考模式。多少次,他們被這種思考模式折磨地死去活來,卻不自知。
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思考模式------只關注自己關注的部分,而忘記了從客觀的事實去判斷和推理。
男朋友沒有秒回信息,有可能是手機沒電了;有可能是手機沒帶身邊,但是高敏感人群卻會把問題無限放大,誇大到最壞的可能。
所以,高敏感人群,試著覺知自己的這種思考模式,遇到問題時,不要無休止的放大問題,而是從客觀事實去分析和推理判斷,從覺知自己的“放大”開始糾正。
2. 只關注不好的部分
當你在臺上演講時,看到有觀眾在說笑,於是內心篤定地認為自己講得不夠好,進而越講越沒有信心,越講越頹。
但是,你忘了,100名觀眾裡,只有6個人在說笑,其餘94個人都在認真地聽你的演講。
這種思維,就是極小化思維,看事物,只看壞的一部分,進而認為壞的這部分就是全部。
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一名教師,教學理論水平很高,備課仔細認真科學嚴謹,課堂的每一步都經過了科學的設計,沒有任何一分鐘是多餘浪費的。他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都覺得這名教師的課很有意思,愛聽這名老師的課。但是這名老師有個弱項,就是管紀律能力比較差,他覺得自己已經使出了洪荒之力管理紀律,卻收效甚微。為此,這名老師一度認為自己不是一名合格的好老師……
這就是極小化思維的害處,它讓一個人看不清事物,看不清自己,讓這名老師無視自己優秀的部分,而僅僅被一個弱項打倒,對自己做出錯誤的總結和判斷。
所以,高敏感人群,務必注意割斷極小化思維,不要再讓這種思維傷害自己了。
04高度敏感不是缺點高敏感並不是缺點,它只是一種性格特點。
作為一個高敏感的人,我們要做的,是順應敏感,及時覺察,不要讓過度放大和極小化思維在我們的頭腦中作祟。
適度的敏感可以讓生活更美麗,當不該有的敏感不小心溢位來時,記得及時體察,整理自己的內心,讓我們保留一個合適程度的敏感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