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婚」,又叫兩頭蹲,是最近幾年在江浙一帶興起的婚姻模式。
它的核心在於:男不娶,女不嫁,小夫妻與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婚後生兩個孩子,一個孩子一個姓氏,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都叫爺爺奶奶。
這樣一來,那些原本只有獨生女的家庭,再也不用擔心女兒嫁出去,從此後繼無人。
和傳統婚姻相比,兩頭婚無疑是一種「進步」。
但,真的幸福嗎?
我的一位粉絲跟我講了她的故事:
(以下是她自述)
我和老公是自由戀愛。老公家庭條件一般,但他文化程度高,看起來文質彬彬,是我喜歡的型別。
早在結婚之前,老公就提議:
「你家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不如我們採用「兩頭婚」,我不娶,你不嫁,平等結婚。」
「將來生兩個孩子,第一個隨我姓,第二個隨你。」
雖然當時,我對孩子姓什麼毫不介意,但聽老公這麼說,覺得非常感動。
因為這說明,他很體諒我,能主動站到我家的立場考慮問題,而且思想開明,不是那種古板又專制的男性。
我爸媽原本對婚事還有些疑慮,聽聞訊息,也喜笑顏開,立馬答應下來。
既然是「兩頭婚」,我們自然不能像普通人的婚姻一樣獅子大開口,幾乎沒要什麼彩禮。
婚前財產也是各歸各的,沒有過多牽扯。
尤其生下頭一個孩子之後,老公對孩子十分上心,餵奶、洗澡、換尿布樣樣在行,完全不像有些男人,結完婚就做「甩手掌櫃」。
也正因如此,我信心滿滿地生下了第二個孩子。
我們第一個孩子是男孩,第二個也是。
按照約定,小兒子跟我姓。
沒想到,老公對小兒子的態度,180°大轉彎。
就拿坐月子來說吧,我當時生頭胎,找的是我們當地最好的月子中心。
可小兒子出生時,老公卻認為,他不該出這筆錢。
最後勉強請了個月嫂,讓我媽一起來照顧。
不僅如此,他平時生活重心也是圍繞大兒子,給大兒子報很好的早教班,卻捨不得給小兒子買一罐奶粉。而我因為接連生育兩個孩子,很長時間不能上班,收入銳減。
負責小兒子的教育和生活起居,對我來說,壓力很大。
爭吵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我質問:「難道小兒子不是你親生的嗎?」
他卻振振有詞:「不是一早就說好,頭一個孩子是我家的,第二個孩子是你家的,你爸總不能白撿一個孫子吧?」
言外之意,是我應該找爸媽要錢,幫我撫養小兒子。
我覺得老公說的也有道理,便把這話轉告給爸媽。
我爸勃然大怒:
「咱家要是需要自己養孩子,幹嘛一分彩禮不要,先給他生一個?當我們是免費代孕,還是送子觀音?」
現在的我兩頭為難,不知道該怎麼辦。
真後悔結什麼「兩頭婚」。
其實,在「兩頭婚」模式下,有不少幸福的婚姻。
就像一位博主所說,兩頭婚之所以能夠興起,是因為浙江獨生女比例高,男女平等的觀念非常普遍。
雙方家長都會傾盡全力幫助小家庭,而且覺得姓氏什麼的不重要。
女孩子婚後不會失去原生家庭的愛和房間。
只要雙方家庭都不愛斤斤計較,兩頭婚大多會非常美滿。
它解決了不少被爭論已久的問題。
比如,彩禮問題。
「天下苦彩禮久矣」每每提到結婚,就會有一群人為彩禮爭論不休,認為是封建糟粕,甚至是對男性的敲詐。
兩頭婚基本不需要彩禮,即便有,女方也會給出相應的陪嫁,不讓男方吃虧。
比如,冠姓權。
它正視了母親的冠姓權,在一定程度上打斷了男性對冠姓權的壟斷。
真正實現了「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但這世上沒有什麼完美的婚姻模式,兩頭婚也不例外。
選擇兩頭婚的人,看起來都非常開明,其實對待子女的態度,可能截然不同。
有人覺得生孩子不是為了傳宗接代,孩子姓啥不重要,所以隨媽媽姓也無所謂。
也有人覺得生孩子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孩子姓啥很重要,所以要一邊一個才行。
表面上是一拍即合,骨子裡可能矛盾重重,於是有了各種隱患。
幸福的兩頭婚,離不開兩個基礎。
第一,是要有個承認女性生育成本的老公。
沒有親身經歷過生育的人,很難理解「生育成本」是怎麼回事。
前段時間,一位博主在影片中概述了女性的生育成本——
十級陣痛、乳腺炎、80%女性都會經歷的漏尿和腹直肌分離,可能會伴隨嚴重的產後後遺症,產後抑鬱等等。
任何忽視女性生育成本的「平等」,都是耍流氓。
第二,是要有強大的經濟條件,或者能夠依靠的原生家庭。
按照兩頭婚模式,女性婚後基本都會生育兩個孩子。
不僅生育成本翻倍,撫養壓力也加倍。
這就需要事先做好規劃,明確責任,不要後續因為撫養壓力,導致爭吵。
畢竟,女人一旦生下兩個孩子,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或者能夠依靠的原生家庭,想要反悔,基本等於做夢。
高爾基有句名言:
一個面具套不下所有人的臉。
比婚姻模式更重要的,永遠是婚姻裡的人。
找一個真心疼愛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當工具的人;
找一個懂得女性生育成本,心疼老婆的人;
找一個真正有擔當,而不是斤斤計較的人;
這比什麼都重要。
被表面的模式迷惑,而看不清婚姻裡的人,不叫兩頭婚,而是兩頭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