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 葉 之 秋
有人說:“父母不讓娶的大多都沒娶,但父母不讓嫁的卻大多都嫁了。”那麼,時隔多年,他們又是否後悔了呢?
本文要說的是,父母不讓娶就真沒娶的男人,如今有沒後悔之意?下面一起看看39歲過來人崔先生的案例。
讀者案例:當年,崔先生大學畢業出來工作後,經常在同一個地方出差的他,認識了一個在酒店前臺上班的女孩——晶晶。
晶晶是一個很會主動搭訕聊天的女孩,見過幾次出差來酒店住宿的崔先生,就和他混得很熟了。
崔先生是一個被動的男人,但在晶晶的主動示好下,兩人還是很快就發展成為男女朋友關係了。
這是崔先生第一次談戀愛,而且還是女孩主動向他示好的,所以他當時想的就是:“這麼好的女孩,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儘管和晶晶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崔先生髮現她不單單隻和他一個男人這麼聊的來,原來她是對很多男人都很熱情的。
但崔先生還是想一心一意地對晶晶好,並且相信她。
崔先生還在知道晶晶自小生活在單親家庭,她媽媽因為未婚先孕生下她,之後因為嫌棄她爸爸窮而丟下她一個人,跟別的男人走了。
而晶晶的爸爸在妻子跟別的男人走了之後,又和別的女人有過6段婚史,對晶晶的撫養和管教也是愛理不理的樣子。
所以晶晶高中沒畢業就輟學出來酒店前臺打工了,在知道這些事情後,崔先生依舊對晶晶好,並且在相處了3年多之後,還打算娶晶晶做妻子。
兩人有了結婚的打算,崔先生把女朋友晶晶帶回家見了自己的父母,父母在和晶晶深入交談後,有了自己的看法。
在晶晶回去後,父母就明確和崔先生表示,他們不同意這樁婚事,因為女孩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加上晶晶第一次見家長,她的穿著就很暴露,看得出很開放,總讓父母覺得心裡不夠踏實。
崔先生原本還是不想放棄晶晶的,可在父親和他語重心長地談心後,經過一番思考,他也覺得父母的反對是有一定道理的。
兩人在相處穩定之後,通常都是崔先生找晶晶的,但見了家長後,崔先生一段時間沒找晶晶,晶晶居然也不再主動找他了。
崔先生的內心其實還是挺不捨和難過的,兩人聯絡得越來越少,這種狀況持續了大半年。
忽然間的某一天,崔先生在對方的空間看到,晶晶挺著小肚子,穿著雪白的婚紗,挽著一個似曾相識的中年男人的手腕……
是的,晶晶嫁給了一個看起來條件不錯的中年男人。
崔先生想了很久這才記起,那中年男人就是他見過晶晶曾經主動搭訕的客人之一。
對於大部分被動的男人來說,真正的緣分或許都是來得晚一些的,崔先生在他30歲那年才認識到現在的妻子。
妻子生活在一個很有愛的原生家庭,是一名公司的管理人員,為人善良,婚後替崔先生生育了一對兒女,如今一家人生活得挺幸福的。
見崔先生能有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他的朋友都挺替他高興的。
在一次和朋友談心的時候,朋友問他:“說真的,當初你父母不讓你取晶晶,你沒娶,現在有後悔嗎?”
崔先生搖了搖頭說:“不後悔,都過去了,況且我和妻子現在一家四口也生活得不錯,有什麼好後悔的,珍惜眼前就好了……”
朋友點點頭,小聲地說道:“聽別人說,晶晶和那個男人結婚後沒多久就離了,後來又嫁了三、四次人……”
情感解憂:原生家庭成長環境,確實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成長的心靈,崔先生的父母在這方面有所顧慮,也是能理解的,畢竟父母是過來人,看人看事通常會看得比較透徹。
有人說:“父母不讓娶的大多都沒娶,父母不讓嫁的卻大多都嫁了。”你覺這句話說得有道理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