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
半年前遇到一個男生,在明知對方有女朋友的情況下,還是接受了他的撩騷,每天和他聊天,以為自己不會陷進去。但現在對方不理我了,我每天持續想他,回憶我們之間的美好,對於他拋棄我這件事情難過,有時候還會期待他再來聯絡我,再每天找我聊天。但他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聯絡過我了,10月我們發生了一次關係,之後他就對我冷淡了。所以其實我明白他只是想要佔有我一下,然後現在是拋棄我了。但我就是忍不住想他,想我們的回憶,沮喪難過,甚至引起過暴食,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不可避免的碰面,我到底要怎麼走出來?
以下是我的迴應:
你好!從你的描述看,你的理智非常清楚對方並不是一個理想的物件,甚至是“渣”,但是即使這樣,你依然心甘情願地陷入到與對方的關係糾纏中去。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你也許需要去看到對這種關係模式的依戀和沉迷,是滿足了你內在的一些需求的。
通常來說,一個人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兩性關係中所呈現出的這種依戀模式,會被什麼樣的物件吸引,會對什麼樣的關係痴迷,都與幼年時與父母的依戀關係有很大的相關。你沒有提到你的原生家庭情況,沒有說到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如何,以及個人成長中是否有一些特殊事件,所以很難做針對性地具體分析。但是我可以提供幾個方向,你可以藉此去覺察自己的需要和關係模式。
首先,在明知對方有女朋友的情況下,還是接受了對方的撩騷,會和對方聊天。你的潛意識中對這種三角關係是不拒絕,甚至是渴望的。如果要追溯到你的幼年時期,大概與“戀父情結”是有很大關係的。
一般來說,小女孩在3-6歲期間,會產生一個情結,就是這個戀父情結,小男孩就是相對應的戀母情結。在這個時期,孩子會渴望替代同性父母,去成為異性父母的伴侶。有的三歲多的小女孩,你會看到她說爸爸是我老公之類的話,我們大人通常只會當成玩笑,覺得可愛。其實這就是小女孩戀父情結的表現,當然還有的小女孩表現得不會那麼明顯,但是在她們的潛意識中就是有這樣一種渴望。這是一個心理發展的正常階段。
通常這種情結隨著成長,都能夠自然地過渡,孩子會逐漸意識到,自己是無法替代同性父母的,自己只能做父母的孩子。但是,如果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好,孩子就很容易介入到這種關係中,形成三角關係。比如有的夫妻關係不好,把更多的關注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很容易成為異性父母心靈上的伴侶。還有的父親可能在外不斷出軌,女兒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站在母親這邊,很痛恨父親的,但是內心深處卻會產生一種母親無能,自己要去把父親從外面的女人那邊搶回來的衝動。這些情況都屬於孩子沒有在自己的位置上,介入到父母關係中去的表現。
但事實上呢,一個女兒永遠不可能成為父親真正的伴侶,所以女兒就會有一種遺憾,未完成。成年之後,就會希望透過相似情境的重現來完成這種未完成的情結,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會在做這樣的事情。就是不斷地介入到他人的關係中去。對於她來說,這種三角關係是有魔力的,因為熟悉,就渴望著改變結局。正常的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對於她而言是沒有吸引力的。
那麼其次呢,還有一種情況,你在與對方相處的過程中,總是能體驗到一種“被拋棄感”,對方聯絡你一下,後面就不聯絡了,你體驗到了被拋棄;發生一次關係後,對方又不聯絡你了,也是被拋棄的感覺。但是你還是會忍不住想他,想你們之間相處時的點滴。在這樣的經歷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種模式:你在重複地體驗到“被拋棄感”。這也是一種強迫性重複,重現幼年的感覺,期待能夠改寫結局。
所以,你也可以回想下你的幼年時期,成長過程中,是否時常體驗到這種被拋棄感,這種感覺令你恐懼不安,你始終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以至於在成年後,就會無意識地去尋找這種會令你體驗到“被拋棄”的關係,渣男就是一個好選擇,因為渣男很容易做出“拋棄”的事情。所以你會去選擇“他們”。
這兩個方向給你參考,你可以覺察一下內心真正的需要,當你能夠意識到,你真正渴望的並不是對方這個人,而是這種不確定的、“危險”的關係帶給你的這種熟悉感時,你才有機會真正去探索幼年的那些缺失,用一個成年人的視角重新去看待它們,從中獲得力量。從而再也不需要這些不健康的關係來填補你內心的空洞,你就會渴望真正的兩性關係:在兩人之間的,彼此相愛又獨立的,能帶給你平靜幸福而非惶惑不安的關係。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