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常年在外面戴著耳機的人。
剛畢業那段時間,我每天要花一個小時坐地鐵去上班,一進地鐵我就會戴上耳機,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那個時候我可以暫時忘記自己是個社畜,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就算一小時後我就要走出地鐵,走進公司,踏入塵世,開始996的一天。
但至少在這一小時裡,我可以聽音樂,聽廣播劇,聽各種長音訊,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資訊和事情上。
過去我們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戴上耳機,而現在我們只在有必要的時候才會摘下耳機。
但是當我戴上耳機的時候,我多了一個選擇的機會:我可以選擇接下來要聽什麼。
只有在戴著耳機的時候,我才是最自由的,我的世界才真正屬於我自己。
在“耳機族”快速增長背後,是越來越多關注自我世界的年輕人。耳機並不是封閉自我的大門,而是溝通自己喜愛的世界的橋樑。
這並非不合群,也並非孤僻,而是一種生活智慧。
當你發現了生活的真相就是身不由己的時候,選擇戴上耳機嗨起來,其實是一種極致的樂觀主義。
甚至可以說,正因為我們的內心足夠獨立,從自己的內心世界便能夠獲得足夠多的精神滿足,所以才有勇氣去選擇一種自我覺得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即使這種生活方式,不一定符合主流的評價體系。
但是這些年輕人遲早會成長起來,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而年輕人認同的東西,也遲早會成為主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