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發現了嗎?

我們對陌生人、同事甚至是一般的朋友都十分客氣;但當涉及自家人、另一半卻沒那麼多耐心。

這種"窩裡橫"的行為經常會傷害到身邊的親人。這就奇怪了,對我越好的人,難道我不應該對他更好嗎?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這本書上有句話寫道:我們最親近的人有時卻是我們"日常攻擊"的首要目標。

其實你越瞭解一個人,就越把他看成是你的 "自我 "延伸,而不是他自己的獨立個體。當你把他看成你 "自我 "延伸時,你就會有一種潛在的期望,認為他們就應該知道你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你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當他沒有"讀懂你",你便會十分生氣。

而對於陌生人來說,你不會認為這是你的 "自我 "延伸。所以,你就不期望他們瞭解你,也不期望他們會做你想要的事。你把這些陌生人當成獨立個體,在尊重的基礎上保持了一定距離。因此即使他們做了一些原本你會生氣的事,你的潛意識也會告訴自己:他們是"被允許"這樣做的

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德拉·所羅門博士說:生活就好似多米諾骨牌,我們每個親近的人說什麼或者做什麼都會對我們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親人在故意針對我們做一些事,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我們總有他們應該為我們幸福負責的錯覺。

可怕的是,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幸福負責,而不是刻意讓別人揹負。

每個人都希望被愛,往往卻處理不好愛

我們在潛意識中都更容易對自己熟悉和最愛的人產生攻擊性,但不論你是直接傷害,還是透過冷暴力間接傷害,都能從心理學的角度找到原因。

今天我就為大家梳理幾條導致我們會傷害最親人的理由。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個,不妨仔細瞭解,然後去避免這種傷害。

自我懲罰

很多人傷害別人是為了傷害自己。因為內疚、後悔和羞恥會在傷害別人結束後,長期的折磨自己。這類人的內心往往相信自己其實不值得被愛或不值得得到愛。當有了這樣的"信念"時,便會採取一些傷人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確實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為獲得主動權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很可能會在對方傷害我們前,先去傷害對方,因為我們錯以為這就能在主動權中佔據上風。

雖然這只是自己在假想被對方擺佈前的一種保護嘗試,但事實上,所有形式的背叛和傷害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動機:違反更深層次的價值觀,從而讓自己過得更舒服。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對方先傷害了我們,所以我們想透過"公平"的傷害方式重新獲得主動權。

如果上述任何一種情況成為你們關係中的一種既定動態,那不難預見,未來雙方矛盾會越來越大。因此,重要的是要在互相傷害壓倒你們雙方之前阻止它。

安全感造的隨意

在任何親密關係中,當你們足夠熟悉且足夠信任對方,你做一些事情便會自然而然。好比一對情侶之間,初期放個屁都要藏著掖著;到了後期恨不得把屁放他耳朵邊,生怕他聽不到聞不著。

在親密關係的蜜月期,我們通常會把最好的自己展現給對方。那時我們儘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完美,並且嚴格審視自己的言行,避免任何能危及到我們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然而,每個人的"真我"其實都並沒有那麼完美,我們小心翼翼藏起來的"陰暗面"可能直到有了安全感才有所暴露。

不可否認,足夠的安全感讓彼此更加"真我"當然是一件好事,這正是真正親密關係的體現。但"真我"更容易失控,更容易在無意中傷害到對方。

也許你隨口而出的一句話,卻能傷害或冒犯到你親人或另一半。

依戀模式

依戀,一般被定義為嬰兒和其照顧者 (一般為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

雖然依戀理論是理解嬰兒與照看者的關係,但其提出人John Bowlby相信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部人生階段都具有依戀性。

然而事實證明,我們親密關係中確實不少事情是由我們依戀模式來決定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無意識的去重演我們童年經歷,瞭解什麼是愛以及如何表達什麼是愛。

例如,小時候在經過一次分離又重逢之後,一些不安全型的兒童來到父母身邊,就帶有強烈的矛盾和抗拒心態。

如果你從小經歷的親密關係就是與痛苦、傷害交織在一起,那現在的內心一定十分敏感,每當事情過於親密的時候,你就會做出與小時候一樣的敏感反應,如抗拒或想製造矛盾。

獨立人格

親密關係在某些程度來說是相對可怕的,因為它意味著讓你在情感上過於接近另一個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與其融為一體。

當你們之間的情感距離對你來說似乎有點太近了,你便會無意識的推開對方來維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以及獨立性。

這種無意識的舉動不能說對錯,但你其實有更好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這種獨立。畢竟在親密的雙方中,被推開對對方來說傷害太大了。

理想化與高期望值

也許你根本無意傷害到你的親人們,但他們還是會被動受到傷害。

我們在情感上越接近一個人,就會在腦海中賦予他更多的角色,對他的期望值越高,最終他對我們的意義也就越大。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把他們太理想化了。因此,任何可能不符合我們對他們的這種理想化的小跡象,都可能會被我們更敏感地感知到。我們會因此感到氣憤,感到焦躁;往往在這種情緒下就更容易產生矛盾。

親人(愛人)離我們太近了

這個原因聽起來可能有點好笑,但這是事實。你可能會傷害到你最愛的人,理由只是因為他們是那些大部分在身邊的人。

每個人的情緒、思想和行為都是不斷相互影響的。如果我們有負面情緒,就會更容易做出與自己情緒狀態相匹配的行為,如發火。如果這時有其他人在,我們很可能會把自己的感受透過這樣的行為投射到他們身上。

這種現象是在一起相處過程中常發生的事情,想想如果今天在工作中度過了被上司謾罵的一天,然後回家看到他沒洗的內褲,心中怒火蹭一下就上來了。

也許我們把負面情緒轉移到與我們相處時間長的人身上,是因為我們覺得和他們在一起有安全感,可以發洩,但這絕對不是一個健康積極的事情。

對親人傷害後,你值得反思學會冷靜

當我們對所愛之人生氣時,我們會在大腦和身體中釋放出一堆化學物質。這使得我們心跳加速,甚至在心理上都進入一種攻擊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沒辦法冷靜的去面對任何一件事,唯一想到的只有宣洩心中怒火。

事實上,你對所愛之人大吼大叫,不如去對你家金魚大吼大叫,因為這兩者效果是一樣的,都能幫助你宣洩憤怒。如果你正在氣頭,不妨花一些時間冷靜下來,回到最初引起矛盾的問題上,探討問題,解決問題。

另外,別真的去跟金魚大吼大叫,這樣未免也太傻了... 你可以主動去做一些讓自己冷靜的事,如看會電視劇、出去走走或跑跑步。這樣的方式會對你幫助更大。

不要暴力

憤怒的表現之一就是暴力,然而不論是言語暴力還是肢體暴力對你所愛之人都是莫大的傷害。如果你經常性的因憤怒而採用暴力的手段,那我認為你需要得到治療,而且越早越好

憤怒的表現不一定是打罵。有很多人,透過給他的伴侶以沉默或者無情緒的狀態來懲罰對方。當一個愛你的人感到被忽視或認為自己對你不重要時,這種行為真的會讓他十分受傷。冷暴力造成的傷害並不比拳腳打罵來的更淺。

親人(愛人)間不需要扯平

導致矛盾或者導致分手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記分"。當情侶們試圖與對方扯平時,只會產生更大的敵意。一個人說了一些冒犯對方的話,惡性迴圈就開始了。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消除與親人(愛人)扯平的需求。

永遠記住,報復和愛不能同住一間房子。

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買房可以,但必須寫你弟的名”,女兒的決定,讓母親很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