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馬太效應”是許多社會科學當中的一個概念,源自於《聖經》當中的“馬太福音”。這一效應指的就是,在一個社會當中,總是會存在兩極分化,並且這種分化會變得愈發明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窮人是否就真的會變得越來越貧困、難以生活呢?
曾經有一個社會組織做過這樣的實驗,那就是幫助一些生活品質比較低的貧困家庭渡過生活當中的難關,為他們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
結果令人痛心:當社會組織提供的幫助停止之後,這些家庭便又會恢復到之前的貧窮生活,他們不會上進。
所以就像是那句中國的俗話所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給予恩惠,不如從精神上支援他們。
還有的人會認為,只要勤奮、只要肯付出,最終都不會過得太差的。其實不然,我們可以發現,那些生活在窮苦之中的人們,幹起活來比誰都肯出力。
可日常生活中,他們再勤奮也無法擺脫貧窮的困境。 導致他們貧窮的,並不是自己的性格,而是另有原因。
就算是很多窮人為了勉強維持生活,養活一家人,同時兼職很多份工作、起早貪黑,最終也還是“治標不治本”,依然生活在這種迴圈當中。
最近,很多心理學家經過分析表明,也許就是因為太過於勤奮,所以總是無法“逃離”這種貧窮的生活。
“勤奮”過度貧困其實是一個“圈”,當一個人為了應對貧困帶來的債務,那麼他就會不得不陷入一種艱辛的生活。
為了讓自己擺脫,這種艱辛會成為壓在頭上的大山,讓自己賺錢為了還錢,始終沒有攢錢的能力。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於,窮人難以擺脫這種“貧困生活”的思維定勢。
當一個人被迫生活在十分窘迫的日子當中,那麼他往往就會在一段時間之後習慣這種生活節奏,並且會在內心不斷地暗示自己,“我是窮人”、“我應該努力生活”等等,導致一種心理暗示與強化。
比如說一些家庭條件並不是十分優越,但是成績十分出眾的大學生。由於他們比較懂事,所以會在上了大學之後去尋找兼職來作為自己的生活費,甚至是補貼家用。但是這種收入一旦開始,她們往往就會尋找很多的兼職。
久而久之,他們便會將精力和重點放在“如何擺脫貧困”上,對於自己的本職——大學生漸漸忘得一乾二淨,甚至會放棄學習,轉而讓自己專心去獲取各種收入。這樣其實是捨本逐末的。
這就是因為他們習慣了自己作為一個“窮人”的思維,讓自己習慣了這種為了生活而奔波的生活節奏,最終“作繭自縛”,難以自拔。
就像是“坐井觀天”以及“管中窺豹”這些成語給我們帶來的道理一樣,人一旦習慣了貧窮的生活,就會被那種生活節奏所拖累。
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眼光放長遠,多去做一些未來的規劃,而不是隻為眼前的事情所奔波。
那麼怎樣獲得更加廣闊的視野?如何讓自己對於未來有一個長遠的計劃呢?
稀缺的認知資源長期疲憊的生活會讓我們無暇顧及之後的生活,只是被每天固定的事情“牽著走”,難以脫身。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認為,想要獲得成功,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自己找準自己的定位,讓自己清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做到這一事情的關鍵是什麼呢?
首先一點就是打破舒適區,讓自己從長遠當中形成的固定生活當中“走出來”,不再像之前那樣活著。想要打破原有的生活,我們可以轉行、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讓自己上進升職……方法很多,就看自己的現狀如何。
所以沒有必要一邊抱怨自己當下的生活,一邊繼續“忍受”當下的無聊生活,而是應該當機立斷,做出一個決定,讓自己做出一些改變。
無論是強迫自己進步也好,還是讓自己轉換一個工作生活環境也罷,亦或是從一線城市回到家鄉,這些都可以,重要的是,讓自己做出改變。
生活不僅僅只有每一天的艱辛日子,更有著美好在不遠之後的地方等著你。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參考資料:《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
1 #文不對題!內容分析的還可以,題目以偏概全!
-
2 #看了你寫的文章我終於給自己的懶找了一個藉口。
-
3 #窮人只關注自己能賺多少錢,富人會關注大家能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