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變富有,每天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打遊戲、逛夜店;
想要變美麗,每天還是擼串、喝啤酒、賴床,早早買的跑步機已經成了晾衣架;
想要變有才,每天不是沒有時間,就是擔心自己太笨,要不嫌辛苦,太累......
國學大師淑溟說過:“年輕人總是把慾望當志氣。”
想要變富有,想要變美麗,想要變有才,這些都不是上進心,而是慾望。
有調查曾經顯示過,真正上進的人只有2%,98%的人都想要的東西,但是隻有2%的人拿出來可行計劃,並且一路堅持不懈,最終登上別人達不到的頂峰,一覽眾山小。
《帶著妻兒去留學》的作者王浩,一個有著13年留學夢的三本畢業生,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申請路,遠赴重洋從零開始,攜妻帶子在陌生的國度奮鬥647個跌宕起伏的日夜,成為了別人可望不可及的成功者。
你看,變好的慾望每個人都有,但是隻有2%的人有足夠的上進心,實現了自己的慾望。
01有上進心的人,堅守夢想,不斷行動很多人問王浩,你為什麼工作那麼久才選擇出國讀書?他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都會很認真地告訴對方:“出國留學是自己已經做了13年的夢想,只是這一次,夢想終於成真了。”
王浩因為高考報錯學校,本來超過一本線40分的成績,最終陰差陽錯只上了一個三本,但是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從自己最弱的一門學科英語,開始能力突圍。
為了提高英語,王浩五一小長假狠下心給自己報了“瘋狂英語”的7天訓練營,每天要花1個多小時的車程,早出晚歸的學英語。
訓練營規定,每組最後一個成員合格後才能回家,第一次上課,其他組員都一一透過考核,只有王浩在全組成員幽怨的眼神中,沒有認慫,咬牙堅持到晚上11點,才透過考核。這次訓練營,給王浩學好英語的決心,也教會了他科學學習的方法和堅持下去的勇氣。
因為不想讓父母傾家蕩產送自己出國讀書,也不想放棄深圳央企不錯的工作,接下來的長達十年的時間裡,王浩堅持不懈,為了出國留學的夢想,學英語,去考試,來申請,拿錄取,再放棄,再爭取的輪迴過程。
只要有上進心,有所追求,總有一天,那個一點點可見的夢想,會在你心裡,會在你的腳下慢慢清晰,慢慢透亮,生活,從來不會虧待每一個努力向上的人。
30多歲,工作11年,娶妻生子的王浩,沒有再為自己放棄最後的留學機會,去紐約,讀哥大,他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人與人的智商真的差別不大,僅有差別在於,別人落棋不悔,心中早已有未來一萬步的廣闊天地,並不斷行動;而你也是下了一步棋,卻天天在想,要不要悔棋。
所以,有時候多想一步,看得更遠一點,堅定地向前走好每一步,夢想一定不會辜負努力的你。
02有上進心的人,攜妻帶子,更加精進當初王浩申請出國的學校時,一邊應對繁重的工作,一邊還有申請和考試,還要每天雷打不動的花兩三個小時陪伴孩子;剛來到美國時,一片茫然,凌晨兩點還帶著老婆孩子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流浪街頭;第一次上課,根本就聽不明白,心驚膽戰,奮勇直追,連中午吃飯聊天的20分鐘也取消了;參加CFC研究挑戰賽,面對全母語的教授和隊友,經常緊張到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不得不感嘆,原來人的潛力真的是可以不斷挖掘,然而這個過程註定是艱辛而充滿挑戰。
如果一個男人有自己的夢想,也想讓自己的妻兒過上更好的生活,除了每天唸叨我要掙大錢,我要買大房子,我要給你最好的生活。
但是除了慾望,卻根本就沒有上進心,整天窩在出租房內玩遊戲、吃簡單的一日三餐,讓他找個工作,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混日子。
如果說他真心想去做,那麼就算是最累最苦的工作,他也會去堅持,去努力,去改變,一切不過是沒有上進心,卻只有慾望罷了。
一個有上進心的男人,他可能並不聰明,但是更加堅韌和努力,他會把未來的每一天都活成給現在自己的禮物,不會在意一時一地之得失,任何失敗都只是成功路上的標記,唯一在意的是,是否一直在成長。
03有上進心的人,保持焦慮,不畏未來已經走過的辛酸2020年,有的人在職場中步履維艱,但沒有放棄機會充電學習;有的人在陷入自我懷疑,還是堅持自我管理。迷茫與堅定,難過與快樂交織著......
縱觀周圍,每個人的生活都如同一粒被糖衣包裹的巧克力,它也許是甜膩的,也許是苦澀的,但是,內心卻是一致的,深入內心的焦慮,那麼,怎麼辦呢?
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在《焦慮的意義》一書中挑戰了“精神健康就是沒有焦慮”的流行觀念,相反,“適度的焦慮與人的活力以及創造性成就,存在密切的內在關係。”
對抗焦慮,就是保持焦慮,許多時候,解藥與毒藥並行交織,減緩焦慮的手段,便是不斷前行,不甘現狀和劍及履及的進步。
保持焦慮,不畏未來,勇敢前行,跌倒了再爬起,失敗了再努力,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活著,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永遠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會擁有屬於自己幸福。
努力了才是上進心,不努力只是慾望,最怕的就是自己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只有自己越來越優秀,才會什麼都跟著好起來,你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是你這輩子最美好的時光。
希望你也能成為那個有2%上進心的人,找到更好的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