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一個這樣的訪談,主持人問女孩,你認為現在女孩的優勢是什麼?
女孩說:“女孩兒的優勢大概就是壓力比較小,因為男孩子需要賺錢養家,在很多方面女孩子可能沒有這種壓力。”
女孩的話說的沒錯,現在男性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丈母孃動不動就要有車有房,確實讓很多貧困家庭的男孩們苦不堪言。
如果這些男孩一個個都腳踏實地、真誠、勤勞、上進以及懂得體諒女孩,我想很多的好女孩也不忍心傷害這樣的男人。
可是偏偏有些男性將女性物質化,並分為三六九等。在這些男性的眼裡,女人因為生育和年齡被劃分等級。
他們常常貶低女性在其他方面的優勢,不注重女性的內在,並向全世界貶低女性為社會所做的價值。
其中大齡單身女青年常常被作為貶義詞來形容女性,甚至在很多影視劇內大齡單身,學歷高女青年會被認為是異類。
這便是社會對於女性最大的不公平。
01、
王倩就是這樣一位女性,她性格非常要強,她認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都做得儘量完美。
從小成績優異的她,接連考上了研究生,考上了博士。
可是王倩的社會壓力也隨之而來,一方面是父母對她的催婚,另一方面是親戚朋友對於她這種身份的不認同。
這也是王倩苦惱的原因,一個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而一個人的情緒和心情更是受周圍親近的人所影響。
今年她32歲,一直在相親路上奔波。父母也是儘自己有限的人力,去給她介紹最合適,最好的人選。
然而王倩的親戚卻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眼裡王倩都32歲了,還挑什麼挑呢?只要對方不挑你就好了。
於是,親戚們介紹的大多數都是一些學歷較低的勞工,或者是一些因為個人脾氣原因導致家庭離異的男士。
![](http://timg.juduo.cc/2021/01/e6b14c215f2542bcbeab49bd3605d6b2.jpg)
而在這些人當中,李海波從裡面脫穎而出。
李海波曾經結過婚,而且還生了一個孩子,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妻子和他離婚了,孩子判給了他。
李海波的經濟情況並不好,更準確的來說,他一個人承受著房貸和孩子,以及來自父母方面的花銷。
這些都不是王倩需要考慮的,她最看重的還是在這些人當中,只有李海波是一個本科畢業生。
而王倩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顯得不那麼像異類,準確的來說兩人的世界可能更加接近。
於是王倩就答應下來。
李海波卻完全不是這樣想的,他之所以和王倩結婚,是因為王倩每月的月薪將近3萬。
這不僅解決了他的房貸問題,甚至還解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這個想法李海波不會傻到說出來。
02、
可就在兩人提出結婚的時候,王倩的母親突然提出要對方3萬塊彩禮錢。
王倩的母親是這麼想的,一方面自己的女兒已經32歲了,要太多,李海波未必會給,但如果真的不要彩禮錢的話,不僅李海波看不起女兒,就連自己周圍的鄰居也瞧不起自己,生個女兒沒有彩禮。
這讓李海波不開心,於是跑去和王倩商量,李海波隱晦的表達了自己對這件事情的不理解。
而王倩對這件事情卻不上心,3萬塊錢不過是她一個月的工資。所以王倩認為李海波可以為了安撫父母,表面上給她,結婚之後再還回去就是了。
兩人對此事的看法最終達成了一致,婚禮如期舉行,李海波也把彩禮錢給了自己的母親。
可是大喜之日還沒有過,李海波就急著明裡暗裡催了3萬塊錢,並對王倩說:“我是二婚,咱們就走個婚禮形式,形式走完了,把那3萬塊錢彩禮錢還給我吧。”
王倩起初並不在意,她認為如果母親把這3萬塊錢給了她,她就直接還給李海波。
![](http://timg.juduo.cc/2021/01/e0809a636d5a474dabb474542cb6f936.jpg)
可誰知當天晚上李海波竟然生氣了,認為是她們母女倆騙他的錢。
王倩這才覺得可笑,原來這場結婚只不過是她一個人在緊張,在激動。而李海波每分每秒都在想著自己3萬塊彩禮錢。
讓王倩覺得更好笑的是,今天是結婚的大喜日子,再怎麼明算賬也得等到明天。
她本以為她至少挑了個可以有共同話題的人結婚,可沒想到他們的共同話題竟然只是錢而已。
王倩生氣道:“你還是個男人嗎?”在王倩的眼裡,這種人根本不配稱為男人。
於是結婚當天王倩就提出了離婚,而這場婚禮所花費李海波的所有錢都由她來賠償,並原封不動的把李海波的3萬塊彩禮錢還給了他。
透過這一次的結婚給王倩,又加了一層婚姻的陰影,她也不再焦慮,不嫁人好過嫁給一個錯誤的人。
最終王倩在讀博士期間,碰到了自己的心儀的物件,他比李海波優秀一百倍才讓王倩倍感珍惜。
![](http://timg.juduo.cc/2021/01/43ec337d719e4a0ab3b7063ea45fd184.jpg)
03、
女性一直以來都是弱勢群體,被三六九等分,慶幸的是跨地區的文化下,越來越多的人對女性有了改觀,甚至不惜讚美之詞。
女性也從中得到了自由和平等。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社會舊習一時之間難以清除,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會自然而然的消失。社會對女性也會越來越包容。
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男性在中國社會現狀下的壓力,他們往往要承擔更多的經濟壓力,也請大家用寬容和平和對待他們。
在自由平等的社會下,我們不應該將一部分人逼到角落裡,社會才會越來越美好。相信社會的幸福都來自於每個人的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