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柴叔有一個高中同學,關係極好。

好到我知道他家裡的每一樁“秘辛”。

比如,他2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媽媽再婚後過得也不愉快,後來又離了。

比如,他曾經談過一個女朋友,因為和媽媽關係處不好,就差要結婚的時候,他打了退堂鼓。

那個女孩,後來直勾勾地盯著他問:“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媽媽過不好是你的罪過?你要為她買單一輩子嗎?”

前段時間,我們倆湊一塊喝酒。

他工作穩定,晉升有望,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可是喝著喝著他就嚎啕大哭起來,像個大猩猩一樣捶胸頓足:“我後悔了,我後悔了!我這輩子都不會有愛情了!”

我當然知道他說的是誰。

但是我不能說話。

所以我就看著他一個人趴在桌子上,慢慢慢慢安靜下來。

然後咕噥了一句:“我可能真的不配有愛情。”

原生家庭破碎的孩子,真的就不能再有愛了嗎?

這個命題,柴叔是不信的。

01

柴叔這個朋友,“不配”有愛情的感覺從何而來?

其實,這不是別人給的,正是他在和媽媽相依為命的幾十年裡,媽媽用一言一語、一舉一動灌輸給他的。

他從小對“父親”兩個字唯一的印象,就是自己一個人走路去要撫養費。

媽媽是不會去要撫養費的。她看到父親就來氣,況且,她覺得伸手問父親要錢,是對自己自尊的折辱。

爺爺奶奶的家住在村子東頭,他和媽媽住在村子西頭的姥姥家。

聽在他耳朵裡,就像用剪刀刮在玻璃上的聲音,讓他覺得刺耳,又起雞皮疙瘩。

他想一次性讓父親多給點錢,那麼他就可以少一點受這種罪。

可是父親總是開啟門,冷冰冰地把錢塞過來,然後把門關上。

他連個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熬到後來,父親開始用銀行卡轉賬,屬於他童年的屈辱才算終結。

就算父親不在身邊,但卻一直充斥在他的生活裡。

因為,媽媽只要有一點看他不順眼,就會說一句“你跟你那個沒出息的爹一樣一樣的!”

他不想跟媽媽討厭的人一樣,於是他拼命地學習,讓自己變得優秀,讓媽媽開家長會的時候臉上有光。

但他身上的優點,媽媽好像永遠看不到。“你跟你爹一樣”成了媽媽的口頭禪。

他再怎麼努力,也擺脫不掉自己身上父親的標籤。

本來就是,父子親緣,哪是自己想不要,就能沒有的?

一直到柴叔認識他的時候,他都是瑟縮的、不自信的,儘管他考試能考年級前十名。

家庭的分崩離析、父親的冷漠、媽媽的喋喋不休……他給自己的評價變成了:是我不夠好,所以才沒人愛我。

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是孩子形成自我認知的第一要素。

你想要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首先就要告訴孩子“你是什麼樣子”。

媽媽嘴裡的不堪,成了他掙脫不出去的牢籠。

這樣的孩子,如何能展翅高飛?

02

他考上重點高中的時候,媽媽剛好迎來了第二段婚姻。

但這段婚姻連高考結束都沒延續到,也劃上了句號。

媽媽開始咒罵每一個男人,連他也不放過。

但最後又會泣不成聲地說:“媽媽只有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待我。”

他高考結束,成績不錯。可媽媽呼天搶地不讓他去外地讀書。

僵持不下的時候,媽媽祭出了“大殺器”:“媽媽只有你了啊!連你也要離開媽媽!”

他妥協了。

平平無奇的四年大學,他連研究生也不想考了。

媽媽不會同意的。

他遇到了那個很愛很愛的女孩,女孩說:“你很好,真的很好。你堅韌又有勇氣,你就像懸崖上長出的松柏。”

他聽著,心裡就像開出了一朵花。

可是媽媽不喜歡她的女朋友。

媽媽嫌她工資不高,媽媽嫌她家裡不夠有錢。

他有一次無意中說自己給女友刷鞋,媽媽的臉上陰沉地能滴出水。

到最後,媽媽說:“有我沒她。是不是連你也要拋棄我!”

他從媽媽那裡落荒而逃。

不是沒想過叛逆的,也想過做一次自己。

但是一看到媽媽淚痕滿面的臉,他就開始湧上強烈的自責:“這是我的責任啊,對媽媽好是我的義務。”

到後來,他還是選擇了分手。

也拒絕別人安排的相親。沒有人能滿足媽媽的要求,哪怕她是九天神女。

他有時候已經搞不清,媽媽是因為太愛自己才不想被別人搶走,還是因為,只有自己是永遠罵不走打不散的人。

03

婚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但一段婚姻裡能不能得到滋養? ,孩子卻是一個“探測器”。

知名女星小S多次被懷疑遭到家暴,丈夫也經常被拍到偷吃。

她卻一直替丈夫說話、打圓場。

但是,孩子的反應不會騙人。

在小S的三女兒過生日時,她許下的願望竟然是“希望我們(姐妹)三個永遠永遠永遠不要結婚。”

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孩子的愛情觀、婚姻觀,全都來自父母的代際傳遞。

“脫口秀女王”思文曾經在節目上說,她的媽媽離婚五次、姥姥和小姨也分別離過婚,所以她也覺得自己一定會離婚。

影后春夏,說自己家每一位女性的婚姻都不幸福,所以她對婚姻的期待值很高,卻覺得可操作性太低。

很多時候,這種“婚姻不幸”不是來自於父母的各奔東西,反而是來自於同床異夢。

感情消耗殆盡的時候,有勇氣分開。

選擇分開的時候,有風度的分開。

這才是離婚的正確開啟方式。

你對前任的每一句吐槽,都是遞給孩子自毀的刀。

不如告訴孩子:我們結合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今分開也是同樣的理由。

我們選擇分開,但對你的愛分毫不減。

好的分開,是給自己一個體面,也讓孩子對“愛”多一點期盼。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兒媳是獨生女,岳父母的家產都是我們家的”媽,你想得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