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卷首
家是溫馨的港灣,學童時代回到家叫聲爸媽,心裡踏實。
遠走求學、外出打工給爸媽打個電話,聽到爸媽的聲音,心裡安穩。
年幼兄弟姐妹你爭我搶,一家人好不熱鬧。
逢年過節時,全家團聚,那是一個喜慶。
成家後,回家少了、兄弟姐妹淡了,這是現實。
父母離我們遠去了,家已不在是家,兄弟姐妹轉眼成了親戚。
有多少悲歡離合在利益的交織中,兄弟姐妹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
55歲的陳大姐淚訴:父母離世,姐弟3人反目成仇1966年,是有史以來春節最早的一年,除夕被定格在大寒節氣這一天。
陳大姐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而這一年卻是不平凡的一年……
由於陳大姐的父親是解放前夕被孚人員,隨著文革大潮的到來,父母帶著全家偷偷跑回了農村。
艱苦的童年生活造就了陳大姐堅強的性格,隨著兩個弟弟的出生,缺乏勞力的家庭,照顧弟弟的責任就落到弱小的陳大姐身上。
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家人就這樣在平安中一天天度過,兩個年幼的弟弟也一天天長大。
不久,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中國大地,陳大姐一家也如願分到了田地,一家人的日子有盼頭了。
在父母的辛勤勞作下,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蓋起了自家的房子,糧食也足夠一家人吃的,生活慢慢越來越好。
陳大姐也在一天天成長,長成了大姑娘,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在媒妁之約的時代,陳大姐帶著僅有的兩床棉被出嫁了……
由於家在城郊,平凡的日子在陳大姐父母的用心經營和辛勤勞作下,過得越來越好。
兩個弟弟也已經長大成人,由於父母口碑極好,再加上家庭條件也不錯,很快兩個弟弟在幾年中也相繼成家。
善於經營的父母帶動兩個弟弟一起做著生意,一家人在和睦相處中樂融融地度過。
歲月催人老,在日漸富裕的同時,陳大姐的父母也慢慢變老,老爹的腰由於經常勞累已經直不起來,母親的腿也因關節炎行動變得遲緩。
姐弟三人也到了不惑之年,爸媽老了!
伴隨著城鎮化的程序,陳大姐家的土地被徵收,這補償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呀!
昔日相敬如賓的兄弟二人此時早已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可他們並不知道,父母已經規劃好了姐弟三人的分配問題。
在補償到位的前幾天,已經七十多歲的父親把姐弟三人叫到一起,把分配的想法給姐弟三人明明白白講了一遍。
1、兩套房子,兄弟兩人各一套
2、補償款100萬,兄弟兩人各40萬,20萬留作老兩口養老
3、門面房一處,歸陳大姐所有
當兄弟二人聽到老父親這樣的分配方案時,先是大兒子立馬就翻臉說到:“不行,嫁出去的姑娘憑什麼來分陳家的財產”,老二也緊跟著說不行。
陳老伯氣的直哆嗦,站起來說到:
你們兩個沒良心的,你們那個不是在你姐的背上長大的,因為照顧你們兩個,你姐連初中都沒上,這是老子欠你姐的!
老子還沒死,由不得你們兩個兔崽子自作主張!
就這樣,全家在爭吵中不歡而散,從這以後,兩個弟弟和陳大姐走個照面都不打招呼,就連陳大姐公公去世,兩個弟弟一個都去。
因為分家產,看著昔日情同手足姐弟三人成了仇人,陳老伯和老伴整日在唉聲嘆氣中度過。
由於積勞成疾,陳大伯的老伴早一步離開了人世……
只剩陳老伯孤身一人,再加上年歲也大了,陳大姐擔心老父親,只能每天去給老父親做飯,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想找兩個弟弟,人家壓根不搭理,看著年邁多病的老父親,陳大姐心裡鬱悶,總是偷偷掉淚。
就在這個時候,兩兄弟爭的要讓老父親去他們家,兄弟爭的甚至能打起來。
其實,陳老伯和陳大姐心裡都清楚,兄弟倆是想要爭老父親手裡存的那點養老錢呢。
最後陳老伯自己決定,每家住半年,輪流著管,死到誰家算誰家,由於陳老伯壓根不提手裡存的那點養老錢的事,兄弟倆爭相伺候著。
就這樣輪流著,三年後的一天陳老伯在老大家去世了。
等安葬完父親,老二和他老婆找到老大家去要父親留存的養老錢,老大說沒見,還想問老二要呢。
就這樣在你爭我吵中不歡而散,父親去世後,兄弟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父母雙雙去世後,姐弟三人再無往來!
陳大姐講到這兒,並沒有掉一滴眼淚,我好奇地問陳大姐,你對父親以這樣的方式離世,傷心嗎?
陳大姐很自然地答到:老父親去世,我沒有掉一滴眼淚,我只是嘴裡默默唸叨,爸,安心去吧,老媽在那邊等你團聚呢!
老父親在世的時候,我盡孝了,何必死後哭的給別人看呢!
結語天下父母沒有不為自己孩子考慮的,為子女辛勞一輩子,而不求任何回報!
在父母耄耋之年,做兒女的應該多盡孝,屬於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少了。
不要等到父母百年之後,再哭也哭不回父母,再排場的酒席和場面,父母看不到一眼、吃不上一口。
都會說錢財是身外之物,可就是親兄弟遇上了也照樣會反目成仇。
人都說,家和萬事興,兄弟齊心,合力斷金,不要上傷父母和兄弟姐妹,下對兒女做個好榜樣。
你今日怎麼對父母,日後你的兒女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回報你!
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因果輪迴吧!
善待父母,兄弟姐妹團結和睦,才能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