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使我們大部分人努力奮進的根本動力是什麼呢?我覺得,是別人的認可。
人都是活在人際關係中,活在無數人組成的社會中,活在一個又一個的小圈子中。極少人是完全自由的,像我一樣的大多數人,都很“不自由”,要麼受驅使,要麼受限制。
在公司上班,我們受命於領導和老闆,我們去做他們交代的一切事情,希望表現得比其他同事更優秀。不一定是因為我們想這樣做,而是因為需要保住工作、爭取升職加薪,需要上級的認可。
在家族圈子裡,表面上和氣團結,其實大家也在暗自較勁,咱家過的好,才是真的好。你家過得比我家好,那我有點不太好。所以人比人,能氣死人。
自己比不過別人,就會自卑,是心理上的不健康,嚴重的,叫做有自卑情結。什麼是自卑情結呢?
舉個例子,小明個子比較矮,所以很自卑。小紅安慰他:身高其實沒那麼重要,主要還是看臉。但小明回答:你個子比我高,你怎麼會明白我有多痛苦?不許你再穿高跟鞋!
有自卑情結的人,把自卑當作自己的武器,用來抵禦傷害,也用來脅迫別人,造成傷害。
自己發達了,到處聲張炫耀,有人說這也是一種自卑,越缺什麼,越炫什麼。確實,這是由於自卑太過強烈而導致的自尊行為。
所以人們很容易把人際關係想象成一個天梯,不斷去想自己在第幾層,身邊的其他人又各自在第幾層,我層數高,我開心。我被別人壓著,我眼紅,我不爽。
如果你追求自由和幸福,那就少與人比較,拋棄這種梯狀的人際關係。
好的人際關係是怎樣的呢?很簡單,是平等的。
之前看到《不管教的勇氣》這本書,看到一個育兒觀念感到很顛覆,“既不批評,也不表揚”。不批評還可以理解,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嘛。可是不表揚是什麼鬼?不表揚小孩,他還有動力繼續做好事嗎?
但其實,如果你把孩子當成一個跟你平等的人來看待的話,這種觀念就符合邏輯了。
因為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是上級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的居高臨下的行為,把孩子當成了一個可操控的工具,而非一個平等的人。
那麼怎樣做到既不批評也不表揚,還能讓孩子明是非、有長進呢?
其實不難,把表揚換成感謝,把批評換成幫助。
這件事有哪裡需要改進,如果你暫時做不好,我可以幫你,但希望你下次可以自己完成。
其實,在水平最好的公司裡,大家無論職位高低,每個人作為團隊一份子,都是這樣保持著平等的關係的。而那種以上欺下、頤指氣使、阿諛奉承和溜鬚拍馬橫行的老一套的職場行為,如今就顯得很土味了。時代在進步。
把別人平等對待,也意味著要先尊重自己,做任何事不為他人的認可,而是出自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也許別人會不理解,會不認可,但你沒那麼在意,因為你更在乎、也更相信自己內心的想法。
以上內容,是我所理解的阿德勒哲學中的“自由”。新的一年,要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