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常勸眾人要“活在當下”。
那究竟什麼叫做“當下”?簡單來說,“當下”指的就是: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所處的環境、身邊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說起來似乎很簡單,做起來真心不容易。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家銀行分別為四位20歲的年輕人貸了一筆鉅款,條件是他們必須在50年內還清本息。第一位青年人玩了25年,之後用生命的最後25年才開始努力工作償還,結果他活到70歲仍然一事無成,死去的依舊負債累累,這位青年的名字叫“懶惰”。
第二位青年人前25年拼命工作,到50歲的時候他還清了所有的欠款,在還上貸款的當天他累倒了。很快,他就離開了人世,他的名字叫“狂熱”。
第三位青年人辛勞一生,放棄了好多生活樂趣,在70負的時候還清了貸款,然後過不了幾天,他去世了,他的名字叫“執著”。
第四位青年人工作了40年,60歲的時候他還完了所有的貸款,在生命的最後10年裡,他開始進行環球旅行,地球上的多數國家他都去過了,70歲的時候,他面帶微笑去世了,他的名字叫“從容”。
由此可見,活在當下,是需要智慧的。
其實,不僅是你,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專注於當下,他們總是心不在焉、若有所思,腦海裡總是略過眼前,想著明天、明年甚至後半輩子的事。
從前,有個寺廟,院子裡的落葉由一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冬天的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每一次起風的時候,樹葉總會被風吹得到處都是。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於是第二天他便起了個大早,使勁搖晃院子裡的樹,他想的是,這樣一來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性痛快地掃個乾淨。但是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裡一看,他傻眼了,院子裡和往日一樣落葉滿地。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大多數人都預支了明日的困難,想要提前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但是仔細想一想,正如那個掃落葉的小和尚,明天的煩惱,又豈是今天能夠解決的,每一天都有自己應該去做的事,努力完成好當天的任務才是明智之舉。
很多朋友都曾經處於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境況中,包括我自己在內,這些大都是因為過去的錯誤決定,而導致的現在的兩難境地。但是此刻糾結於自己的錯誤,已然無濟於事。同時,如果因為現在的低谷而去否定自己的未來,那也大可不必。既然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當下做出調整與改變。回顧過去,是為了吸取更好的經驗教訓。而憧憬未來,想象自己得到一種全新的、令自己滿意的生活方式,這樣會激起我們的鬥志,更加努力地把握好當下。
練就一顆平常心,不糾結於過去,不惶恐於未來。諸葛亮說過: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人間太多是是非非,我們務必坦然面對。保持一顆寧靜的心,不妄自菲薄,亦不枉負初心,只有當下才是我們能夠把握的。切記:生活不在別處,當下即使全部。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用智慧來參透人生。佛家說“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願我們活在當下,活出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