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人,世上事,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只是有時候,這些價值並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馬烽在《典型事例》中說道:“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在這裡,人和物,都把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
這其實是最好的人生。很多時候,人的一生所鬱悶的,就是自己的價值得不到實現。記得古時候,那些懷才不遇的將才,或者隱居的謀士,都是因為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而抱憾終身。
西漢名將、民族英雄霍去病,如果沒有得到漢武帝的喜歡而精心培養,他也無法成就自己戰功卓越的一生;三國時期的孔明,如果沒有遇到劉備,他的滿腹謀略,就無處施展,或者他的一生,也就在隆中那個小小的地方度過,而屈了他的才能。
所以,人的才能,是需要一個機遇才能得到施展的。這個機遇,或者很多人都會認為就是“貴人”。這個貴人,其實就是伯樂的角色。提起伯樂,人們自然會想起“伯樂相馬”的故事。
傳說伯樂最初是指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後來人間善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被稱為“伯樂”。伯樂相千里馬。只有伯樂才有相中千里馬的眼光。反過來說,千里馬只有遇到伯樂,才有出頭的機會。
唐代韓愈在他的《馬說》中提到:“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因此,伯樂比千里馬更加珍貴。世上的人才很多,但能夠真正實現自己價值的並不多,因為,他們並沒有遇到能夠發現自己的伯樂。
人盡其才,實在是一種幸運。能夠讓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這個人的人生也就值得了。所以,你準備好了自己的才能,還需要一個好的機遇,才能盡顯其才。
如果人不能盡其才,物不能盡其用,都是人生的一種遺憾。有時候,當這種遺憾成為生命的阻礙的時候,人生的價值也就作廢了。
記得看過一個故事,說鼬鼠本來有短而堅硬的門牙,它們依靠這門牙來啃咬食物。鼬鼠善於尋找和儲存食物。據說一隻鼬鼠要儲存二十多個“糧倉”,那些糧食,足夠十幾只鼬鼠一生去享用。
不過,你想不到的是,鼬鼠最終,卻是餓死在這些“糧食”上面。這是為什麼?年輕時拼搏,積攢糧食,為什麼到老了反而會餓死?這是因為,老了的鼬鼠因為沒有啃咬硬物而無法讓自己的門牙得到磨短。沒有機會得到磨短的門牙就會無限地生長,直到相互頂住嘴巴。當嘴巴無法閉合的時候,糧食又怎麼可能吃得下去呢?所以,它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大堆糧食在自己的面前卻無法進食,最終,把自己活活餓死。
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但這也是一個提醒:當人的才能失去價值的時候,擁有再多其他的備用,也是徒勞的。
人是這樣的,物也是這樣的。一顆寶石,在懂它的人手裡,它就是寶貝;在不懂它的人手裡,它就只是一塊石頭。一頭耕牛,你無法從它的身上擠出牛奶來;而一頭奶牛,你也無法讓它去耕地。
放錯了位置的物,等於就是“廢物”。只有把它們放在屬於它們自己擅長的位置,才能讓其價值得到實現:把寶石放到行家的面前,把耕牛放到田野,把奶牛放到牧民家。這些,才是它們應該去的歸宿!
所以,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才是兩全其美。這是人最為智慧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