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作為80後,90後的父母,這一代人,家庭和婚姻的觀念,還是傳統的。對愛情觀和家庭的理念,都來自於自己父母觀念的傳承。老兩口兒,只要有萬分之一生活在一起的可能,絕對不說分手。那個年代,如果女孩子25歲還沒物件,就成為了父母每天睡不著覺的心病。

80後,90後,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出生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多方呵護。成長環境就不用多說了,基本做到了,要啥給啥,只要孩子要求的,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得滿足。

優越的環境,造成了孩子們成長乃至步入社會的共性問題。“以我為中心”,融合、忍耐、容忍以及抗壓能力,沒有與年齡同步成長和成熟。

好在,社會是一個再次塑造,修復品行和修為的大熔爐。走上社會了,沒有了長輩們的“柺棍”,所有困難和問題,都需要自己面對和解決。要想生存,只能改變自己,適應社會。因為,社會發展絕對不會因為個體,而改變發展方向。

80後,90後,生長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科技飛速發展。

80後,90後,他們起點高,接受新知識,新科技速度快。所以,現在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資料等等高新領域,都是這代人,獨步天下。

80後,90後,在工作和生活的磕磕碰碰中,逐漸修復、完善了這代人的“硬缺欠”。應該說,當下的經濟生活大潮中,這批曾經的“被嬌慣”的孩子,必將成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80後,90後,家庭和婚姻,確實是當下,值得關注的問題。

作為60年代的父輩,80後,90後的婚姻,真讓人操心費神。

婚姻觀念在這代人眼中,已經不是娶媳婦,嫁閨女,生兒育女這麼簡單。擇偶首先是個難題。看看現在的相親節目,多火爆。不管這些節目有多少的真實性,但他們都是單身貴族,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現在是,男大不娶,女大不嫁。現在年輕人,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留給年輕人見面、約會的空間太少。更重要是,他們生活更獨立,更需要個人的空間和自由。

我的大學同學,基本上都快到60歲的退休年齡。可他們的孩子要麼不談物件,談了,也是幾天熱乎,然後,無疾而終。一個同學的女兒在銀行工作,今天35歲了,父母著急各處託人,幫助女兒介紹物件,女兒就是不看,看了也說不喜歡,愁人。還有一位同學兒子,孩子在省會城市做程式設計師,今年36歲了,不找物件,不結婚。爹媽辛辛苦苦把房子也買了,老兩口親自上陣監工裝修,萬事俱備,只缺兒媳婦進門。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父母愁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可孩子們反倒無所謂。索性,這些同學,也放棄了,管也管不了。即便總嘮叨,孩子們也當耳邊風。無奈!

再說說婚姻的不穩定。

昨天看了一個統計資料,2020年全國平均離婚率高達39.33%。離婚率最高的是東三省。吉林省離婚率高到71.51%,黑龍江高達67.16%,遼寧高達65.83%。我的天吶,這是咋的了?

婚姻是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和人之間構建信任和依靠的基石。孩子們結婚不易,離婚卻如此輕易。年輕人(其實80後,90後也不算年輕了。)都不想讓自己有限的青春和未來的日子,被不可靠,不幸福的婚姻,羈絆。

但過了這個村,那個村就一定是“杏花村”?

現在,滋生了叫人壓抑的離婚現狀。年輕人離婚了,兩人“拜拜”分手,孩子無論判給誰,卻成了燙手的山芋。爸爸不管,媽媽不要。為了自己輕鬆,孩子成了“閒置物品”。只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接手。老人不管怎麼辦,自己的孫兒孫女,隔代更親。看看幼兒園、學校門口,奶奶爺爺、姥爺姥姥,揹著書包,領著孫兒。這是叫人既熟悉,又心酸的場景。爺爺奶奶們,美好的時光不多了,辛苦了大半生,不能成為年輕人離婚後,兩鬢斑白的負重。

還在婚姻殿堂外,徘徊不定的孩子們,對愛情要有信心,對婚姻要有耐心。

生活不易,相伴更難。

一生的風景很多,無論陰晴圓缺,但生活,是美好的。

用陽光的心態,看日出,一切都有希望。以包容的心態對人,一切皆有可能。

祝福,80後,90後,春光明媚,快意人生。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有多少60歲以上年紀的人,還在拼命掙錢養家?聽聽他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