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道德經》裡寫道:“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做人,不要刻意去追求,順其自然,才會活得安靜;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去做,才能事半功倍。

有一種人,遇事保持沉默,順其自然。讓該來的都來,讓留不住的都離開。

01

遇事保持沉默,以不變應萬變。

蒙田說:“”沉默較之言不由衷的話更有益於社交。”

人生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事,如果不能夠及時找到應對的辦法,那就越來越麻煩。

可是,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如果瞎折騰,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一個人,最麻煩的是“自己的嘴”。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個人管不好自己的嘴,那就說明他什麼都管不好。

我的同事小李,昨天一大早就在工作群裡發牢騷:“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安排我連續加班?就因為我是新來的?”

很快,小李認識到自己犯錯誤了,趕緊把“發言”撤回來了。但是很多同事,還是看到了,也許上司也看到了。

小李來我們單位不久,對情況不熟悉,工作出現手忙腳亂,也不是怪事。可是,小李並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願意低頭請教老同事,反而亂髮牢騷。

人在職場,如果亂說話,很容易得罪領導,對自己沒有好處。不管在哪個崗位,麻煩不斷是常事,如果遇到麻煩就“亂說”,工作做不好,還有可能因此弄丟工作。

沉默的人,看似被人欺負,其實是在思考。只要冷靜下來,“辦法就比困難多”;只要性格急躁起來,往往就是“病急亂投醫”,越來越亂。

任何事情,等一等,忍一忍,緩一緩,就容易被看清,就能夠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沉默,其實是靜觀其變,讓自己在處理事情上,更有把握,也說明一個人有了“逆來順受”的勇氣。

02

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順其自然。

《增廣賢文》裡寫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一個人,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而不要去牽掛往後的發展。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清,也許都是意外,過分的擔心,是毫無意義的。

有的人認為,順其自然,也就是等待結果的出現,慢慢等就好了,什麼都不要去管。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聰明的人,不是消極等待,而是在等待中蓄力,多做善舉,只要機會來臨,馬上就“一躍而起”。

曾經在書上看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山頂,有一座小廟,廟裡有一老一小兩個和尚。因為小廟位於山頂,沒有水源,因此挑水成為了他們每天要做的事情。

小和尚力氣小,挑水的時候,常常覺得兩腿發軟,水桶裡的水,總是搖搖晃晃。滿滿的兩桶水,挑到山頂的時候,就剩下三分之一不到了。

小和尚很生氣:“師傅,我挑水那麼辛苦,可是水卻不聽我的話,總是漏出去。你想想辦法,如何才能阻止水不漏出去。”

老和尚說:“你可以用塑膠水壺啊,把蓋子蓋好了,也就不會漏了。”

小和尚心想,真的是一個好辦法。自從用塑膠水壺挑水之後,小和尚挑的水,就再也沒有漏過了。

可是,有一天,小和尚發現小廟門口的花花草草都枯萎了。他很傷心:“師傅,這些花都枯萎了,該怎麼辦?”

老和尚說:“是嗎?那你繼續用水桶挑水吧,也許就好了。”

過了很多年,小和尚長大了,挑水也不再感覺到吃力了,水桶裡的水,也平平穩穩的,不會漏出來了。但是小和尚每次挑水的時候,在小廟門口,會搖晃幾下,讓水漏出來一部分,因為門口的花花草草需要水。

原來,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不一定是對的,能夠留下遺憾,或者失敗了,反而是好事。

有人說:“毀掉一個人很簡單,讓他追求完美就好了。”

人生註定不會完美,可是我們卻一直在追求完美;不完美的人生,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實現“完美”,可是我們卻總是忽視了這的“完美”。

有一種人,學會了順其自然,就像挑水一樣,漏出來的水,其實是澆灌了花花草草,並不需要刻意去阻止“漏水”。

很多問題,都要順其自然,等到某一個機遇來臨,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真正能夠幫助自己成功的,往往是無心之舉,而不是刻意的追求。

03

有一種智慧,叫“大智若愚”。

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有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態,人生起起落落,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如果不從容應對人生的起落,那麼是人生低谷裡,就會很痛苦,找不到方向,也看不到希望。如果從容應對一切,心就安寧了,總是可以把低谷當成崛起的地方,可以把痛苦變成經驗。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一個人習慣了當旁觀者,那麼他反而掌握了大局,不受制於人,也不輕易被人制服。

任何事情,不能操之過急,放下自己的主觀臆斷,觀察到了事物發展的規律,順著規律慢慢來,雖然速度慢了,但是效果更明顯。

一個人,智慧越多,越覺得自己不夠聰明,還需要認真學習。反而是那些愚昧的人,總是“自作聰明”,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最好是順勢而為。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哪裡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