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新的一年,晚上串門的時候,碰到大軍與他的父親老李吵架。起因是:老李不想外出謀生,就想在家好好過日子。
老李元旦前回到了老家,他今年55歲了,是個木匠,妻子過世多年。這幾年在山東濟州租了一個門店,專門幫別人定製門窗。
兒子大軍,今年28歲,3年前結婚的時候,老李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幫他付了首付,在縣城買了一套房,還買了小車。結婚兩年後,媳婦生了孩子,媳婦在家帶小孩。
大軍有意見,認為家裡靠他一個人掙錢養家,還要還房貸,壓力實在太大。父親今年才55歲,以前一年能賺個七、八萬塊錢,可以幫他分擔房貸的壓力。現在房貸還清還遙遙無期,父親身體還挺好的,為什麼就不願意出去賺錢幫他一把?他讓我來評評理。
事情解讀
其實去年碰到老李的時候,聽他談起,在外掙錢越來越不容易,錢一年比一年掙得少。因為他從事的是傳統的門店,網上的銷售擠壓得越來越厲害。
更重要的是,感覺身體狀況不如以前。這些事情,老李也沒有跟兒子大軍說,一般都是報喜不報憂,怕兒子擔心。
我想到了俗語“五十不造屋”,表面意思說,如果人到了五十歲,最好是不要建房子了。
在古代,建房子是很複雜的一件事,古代的房子都是土坯房,或者木質房;先支起整個房子架構,再添磚加瓦,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整個過程勞心勞力,建一棟房子至少需要小半年。50歲的人,畢竟身子骨不比年輕時候,這樣的事情交給年輕人來做更好。
我認為這句老話的寓意,是在提醒後人:父母老了,應該擔起家裡的重任,讓父母安享晚年,也不要把所有的壓力推給父母。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人一般到城市買房子,付首付後,需要按月還貸。
所以,不要再奢望你父親賺錢,幫你還貸,要尊重你父親的選擇。作為一個農村家庭,他把你養大,幫你付了房子的首付,其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28歲,成家立業,接下來的路應該是自己走,是你和你的妻子要承擔起這個小家庭的重任了。
父親非常瞭解你的經濟狀況,房貸是多少,媳婦生孩子後,不能工作,你的壓力他都知道。這種情況下,他還選擇不外出謀生,一定有他的理由。
現在的工作也是很靈活的,在家做開開網店、做手工活等,也是能掙到錢的。也可以讓老人幫著帶孩子,夫妻倆外出賺錢。
老人只要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地度過晚年,其實是對子女最大的祝福。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