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說過:一個人,風塵僕僕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要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活著。這才是最好的態度。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裡丟掉了快樂,然後又在喜歡自己的人這裡忘記了快樂。
新年的頭兩天,一直忙。有那麼一刻,感覺不是為自己而活。人嘛,入世與出世,沒什麼兩樣。至於中間,各有各的活法。我如同一個木偶,被靈魂提著線,肉體則拼命地迎合。
還是說一個有趣的靈魂吧,去年的年底,我偶然間認識了池州退休的胡校長,覺得特別有趣。元旦當天中午,我們又再次相見了,酒過三巡,胡校長臉色紅潤,主動提出要給大家唱一首歌。開啟音樂,才知道是去年最火的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胡校長聲情並茂地,跟著音樂展示了幾句。說實話,唱得並不好。但是,接下來的故事,讓我瞬間慚愧,胡校長唱的並不是歌,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歌罷,胡校長主動談及那段過往。他說,上大學那會兒,他喜歡上的那個女同學,非常漂亮,兩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女同學家境非常好,總是在物質上有意無意地資助他。而他只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窮小子,貧窮加自卑,最終在畢業前夕,兩人分道揚鑣。女孩去了廣州,而他回到家鄉,從此一別就是大半輩子。直到前幾年,微信朋友圈的魔力,又將兩人聯絡到一起。
說到這裡,胡校長特別亢奮,他說幾年前,夫人去世了,心裡空落落的。於是,他做出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決定,去廣州見了一次初戀。女同學親自開車到機場接他,還給他買了衣服,他們一起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天時光。如今,兩人依然是好朋友,每天都在相互問候。說完,還掏出手機裡的照片,展示那件衣服,幸福之情一覽無餘。
所以說,一個人的閱歷,是這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無論貧窮和富有,能真正帶給我們感動的,是一無所有時的真愛,大病不愈時的堅守,天災人禍時的不離不棄,人之將死前的臨終關懷。
也許,人到中年的文章,詮釋了太多的人生哲理,讓人看完,感同身受。其實,這不是消極,也不是抗拒,更不是頹廢。而是人在歷盡滄桑後,冷眼看世界的那份通透和豁達。
這個世界,沒有思想和衝勁的人,比貧窮更可怕。底層的人,很難跳出固有的思維。就比如說,昨天談及某位書法家,有人肯定,有人嗤之以鼻,理由是人家沒有文化,只不過是拜了一個好老師。我本想說,名師出高徒,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名師根本不收普通徒弟,能得到名師的認可,本身就不是普通人。上層人互相抬轎,下層人互相詆譭。大家都是下層人,憑什麼你上去了。所以說,選擇適合自己交往的圈子很重要,不對的人,多說一句都是多餘。
人到中年,經歷多了,有些傷痛,不可言,不能言,無處言;有些經歷,無法說,不能說,無處說。沉默,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一言難盡。實在憋不住了,就借一杯烈酒,來說說你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