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男性權威,在我們的生命力中代表著力量、勇氣和規則,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形象,父親會表現得嚴厲。
但是當這個嚴厲太過的時候,當這個嚴厲缺失溫暖的底色時,問題也會伴隨著出現,比如小時候父親太嚴厲,孩子長大後容易有下面這4種性格缺陷:
1、容易緊張有的人特別容易緊張,遇到體型高大的男士就緊張,見到老師就緊張,見到領導就緊張,不敢和他們目光接觸,這樣的現象不知道你見過沒有,或者在你身上有沒有。
這種性格上的缺點,甚至是性格上的缺陷,就與父親小時候的嚴厲對待有關,比如下面這個心理諮詢中的例子:
來訪者王宏(化名),今年35歲,是一名會計,他告訴諮詢師,他很容易緊張,特別是當眾說話,見到領導的時候。
他回憶說,小時候上學的時候遇到老師,和老師說話就緊張,不敢看他們的眼睛,現在有的時候,走在路上,看到體型高大的男士,他都緊張不安,感覺對方要打自己,要呵斥自己。
王宏告訴諮詢師,小時候父親就對他特別嚴厲,經常呵斥他,貶低他,有的時候還會打他,這讓他一見到父親就緊張,聽見他說話就緊張、害怕。
後來這一點發展成了,只要他看見跟自己父親長得像的男性就緊張,上學的時候見到學校裡的老師就緊張,工作了之後見到領導也緊張、不安。
這種心理發展在心理學上其實就叫做心理特徵的泛化,最初一個刺激會引發某一種心理和行為,最後發展成為與此類似,與此相關的都刺激都可以引發這一心理和行為。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實驗,叫做“巴普洛夫的狗實驗”,專業術語叫做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俄國著名心理學家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他每一次給狗食物的時候都會敲鈴鐺,這時候狗就會分泌唾液,後來巴普洛夫不給食物,只敲鈴鐺,狗也會分泌唾液。
父親對孩子太嚴厲,就容易讓孩子產生這種條件反射的心理,就容易讓孩子把刺激泛化,這會對他的心理發展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2、性格軟弱,不敢和別人競爭在進入社會之後,不敢和別人競爭,就會失去很多機會,同時這樣的人可能會變得內心自卑,性格軟弱。
在專欄《活出自己的心理學大課100講》中,我多次論述過,孩子天然地和父親之間會有競爭,這會是他以後和別人競爭的基礎。
孩子還小的時候,在體力、能力上可能遠不及父親,這時候父親太過於嚴厲,可能會讓孩子體驗到無能感,他會覺得自己太弱,他也會以後不敢和其他人競爭。
一般情況下,兩種父子關係會導致一個人性格軟弱,缺乏與別人的競爭力,一種是父親過於嚴厲,這樣的時候,會讓孩子感覺到父親是不可被冒犯,不可被超越的,是讓自己懼怕的。
所以孩子就會懼怕父親,後來泛化為懼怕像父親一樣的人,懼怕觸碰和冒犯各種規則,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個性格軟弱、循規蹈矩的人。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的父親過於軟弱,沒有力量,這不利於和孩子之間形成競爭,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父親過於軟弱,自己會傷害到父親,所以會收斂自己的力量,變得謹小慎微。
當然今天我們重點論述的是父親太過於嚴厲,使得孩子性格軟弱,不敢和別人競爭的情況,在這篇文章的背景下,我們著重去理解這一種情況。
3、度量小,不會和其他人合作父親其實有一個功能,這個功能就是把一個人的心理空間撐大的,因為孩子天然地和母親親近,但是兩個人的心理空間畢竟是狹小的。
這樣的空間不符合社會空間的雛形,社會空間是多元的,是複雜的,即如果沒有父親加入,這樣長大的孩子就很難融入社會,典型的就是“媽寶男”,或者“媽寶女”。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度量狹小,沒有容納自己、別人,以及複雜的能力,會糾纏在一些簡單的、單一的關係裡,很難有作為。
而一個比較好的社會化的成年人,他需要認識和接納複雜,甚至他需要容納複雜,不斤斤計較,不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裡,樂於在複雜的關係中去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活出自己。
而檢驗這些的最好標準就是看他能否和他人合作,能否和他人建立、維持較為長久的合作關係,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還小的時候,讓父親和孩子建立比較好的關係,這種關係其實就是一種合作關係的雛形。
如果父親太過於嚴厲,這種合作就無法進行,孩子就會牴觸,當然有的時候父親缺席孩子的成長,那麼這種合作也就不會發生。
4、男性朋友太少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這句話,在現如今的社會依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你發現沒有,有些人,他結交的朋友在性別這個維度很有特點,比如一個男生,他只結交異性朋友,小時候不願意和男生一起玩耍,長大了認識的朋友,結交的朋友大多數也都是女性。
比如來訪者小李(化名),他的朋友大部分是女性,無意識中他不願意和同性交往,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現在回過頭來看,他的朋友絕大多數是女性。
原因就是小李從小就懼怕父親,因為父親很嚴厲,所以他覺得和父親一樣的男性都是不好的,到後來他根本就不願意和男性在一起。
明代的程允升在《幼學瓊林·夫婦》中,就說“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當一個人過分偏向某一方面的時候,問題就會出現,他自身也會得不到發展。
而小時候父親太過於嚴厲,就會使得一個人懼怕父親,不喜歡自己的父親,所以他會有意識地遠離男性。
如果是一個男生,他就會排斥同性,喜歡和女性打交道,如果是一個女生,他就會懼怕男性,不願意和他們建立關係,很顯然這會影響他們的現實生活,亦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以上就是我們論述的,“小時候父親太嚴厲,孩子長大後容易有這4種性格缺陷”的內容,下面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小時候父親太嚴厲,孩子長大後容易有這4種性格缺陷:
1、小時候父親太嚴厲,孩子長大後就容易緊張,例如登臺演講的時候緊張,當眾表達的時候緊張,上學的時候見了自己的師長就緊張,上班的時候見了自己的領導就緊張。
2、小時候父親太嚴厲,孩子長大後就容易性格軟弱,不敢和其他人競爭,因為父親往往代表著力量、勇氣和規則,父親太嚴厲,孩子就不敢去超越和冒犯,因此就會變得循規蹈矩。
3、小時候父親太嚴厲,孩子長大了就容易變得內向和封閉,不會和其他人合作,因為父親太過於嚴厲,會使得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父親,從而內心世界就變得狹窄,這樣長大的孩子,氣量狹小,斤斤計較,沒有能力和其他人合作。
4、小時候父親太過於嚴厲,孩子長大後容易不喜歡男性朋友,對男性有排斥和敵意,這在現實層面和心理層面都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
好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論述的內容,希望我們的父親們,能對自己的孩子溫柔以待,不要對孩子太嚴厲,這樣他們會發展的更好。
一個人小時候和母親的關係,和父親的關係對於他的性格會有不同的影響,與父母的關係,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人的命運,要改變,我們首先需要看見這個存在,這部分內容在專欄《活出自己的心理學大課100講》中,有詳細論述,如下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