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瞭解大量類似於“墨菲定律”的理論,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但儘管我們知道和了解很多理論,明白很多道理,但卻發現它們很少能幫助我們的生活呢?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我們每個人都懂得很多很多,但真正將懂得地學習的各種理論和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卻是很少。

那麼,面對上述的問題,你的回答是什麼呢?

我的答案是:

很多人都知道“愛別人就是愛自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真心才能換真心”等道理。

但在生活中並沒有去踐行,去真真切切的做,才導致了這些偉大的名言和理論,對我們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我想說的是“懂得了一些理論和道理”它還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去踐行,才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接下來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對我們工作和生活有著巨大影響的兩個理論:

互惠定律

鑰匙理論

一、互惠定律

愛默生說過:“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你自己”。

你送出什麼就收回什麼,你播種什麼就收穫什麼。

你幫助的越多,你得到的也就愈多;而你愈吝嗇,也就可能一無所獲。

“愛別人就是愛自己”,這句很經典的話,其實已說出了人際關係的“核心秘密”——你給予別人所需要的,他們也會給予你所需要的。

不知你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真實感受。

一天我在乘公交的時候,遇到一位學生沒有帶零錢,他及時向我求助,問您有零錢嗎?我忘記帶零錢了。

我說有的,迅速從口袋裡掏給了他,他慌忙將錢投到公交收幣口後,並立即向我表示感謝。

當時也不感覺不出是什麼造成的,但每當自己做好事時,聽到別人的感謝時,都會很開心。

電視劇《濟公遊記》

在電視劇《濟公遊記》中,老農和濟公喝茶,抱怨沒福報。

濟公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濟公說:老人家送您兩句話

第一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第二句: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記住善惡到頭終有報。

藉此,也將上面的話送與大家,與君共勉。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要高低交替。

一個永遠不肯吃虧、不肯讓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他遲早要被別人討厭和疏遠。

得到別人的好處或好意,及時回報,這能夠表明自己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有利於進一步相互交往。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一直在播種善良,也許我們不經意表現出的一次善意,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感激。

當然,我們付出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可生活就是這樣,有播種就會有收穫,對我們來說也許只是綿薄之力,對需要幫助的人來說則可能會是新的人生起點。

二、鑰匙理論

在心理學上,我們通常說自己是鎖,而物件是鑰匙,這就是鑰匙理論。

人與人的交往方式,有很多種,最讓人嚮往的要數“莫逆之交”。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理解自己,生活中有知心的朋友,而要得到這些都有一個大前提,那便是你要真心對待他人,把你的真心交給別人,你才能換來別人的真心,別人的理解。

真心就是發自內心地,沒有半點虛假,不用太多的手段,只要付出真心就足夠了。

真心能攻破銅牆鐵壁,能敵過千軍萬馬。人與人的交流,貴在交心。

心與心的碰撞,才能產生共鳴,彼此知心。

不要抱怨別人不理解你,你要先為別人敞開你的心扉;

不要抱怨別人不和你做朋友,你要先學會用心與人交往;

不要抱怨這個世道太壞好人太少,無論是誰你都會真心對待,你會看到另一片藍天。

人際交往中,與人交往中,與他人用心交往,我們才不會感到孤獨。

在寫作上同樣具有這種力量,最能打動人心的美文,是有真情流露的文章。

最動人心絃的表演,是充滿真情的演示;

最讓人不能忘懷的形象,是充斥著真情實感的人物。

最能打動人心的非“真情實感”莫屬。

真情實感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表現,是一種品性,只有充滿真情實感的人,才能打動別人的心。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一位非常可愛的小姑娘,在最嚴肅的法律界和政界取得成功故事。

而她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為她從來沒有忘記人類最根本的東西,用她的真情打動了與她交往的每一個人。

影片裡律師往往為了案件的勝利不擇手段,官員往往為了個人的利益不顧一切,而女主角卻給她們上了一課,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打動了他們,喚醒了她們的良知。

辯護人

還有一部韓國電影《辯護人》

1978年,只有高中學歷的宋佑碩,透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終於透過司法考試,並在成為法官後很快轉行成為一名律師。

進入20世紀80年代,韓國民主化鬥爭愈演愈烈。佑碩全然不管窗外事,關起門來繼續賺錢。

然而社會的鉅變已經不容他置身事外,宋佑碩因為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老闆娘幫助了他,故當他有所成就後,帶著感恩的心,經常光顧一家七年前曾經蹭飯吃的小飯館。

一天,小飯館突然關張,主人的兒子鎮宇不明原因的被關進了監獄。前往探視的宋佑碩看到遍體鱗傷的鎮宇,感到震驚。受順愛的請託,宋佑碩在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後,決定為鎮宇辯護。

飯店大嬸的兒子樸鎮宇因從屬的釜山讀書聯合會被控為左翼社團而遭到逮捕,更受到殘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

雖然愛錢卻更重感情的佑碩,就這樣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

宋律師以一人之力敵貌似強大無比之權力。

他夜以繼日、全力以赴,在能力範圍內用盡了各種方法,研究法律、利用外媒、涉險找證據……

辯護失敗後,老闆娘對宋律師說:“你已經盡力了。”

確實,對於一個無權無勢的平凡律師,他的確已經盡力。

但故事到這裡尚未結束,宋律師由此而成為了釜山的民主鬥士,成為當年被他鄙視的“吃飽了撐的大學生”。

他三番五次組織示威遊行,最終因違反集會和示威的法律被當成嫌疑人站在了法庭上。

出人意料的是,全釜山142名律師中有99名作為辯護人出席法庭欲為他辯護。這是電影的最後一幕,很是震撼而溫暖的一個明亮的結局。

還有中國拍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影片講述了一位藥店店主從印度代購開始販藥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的故事。

普通中年男子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失意又失婚。

不速之客呂受益的到來,讓他開闢了一條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在這條“買藥之路”上發現了商機,一發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獨家代理商。

賺錢的同時,他也認識了幾個病患及家屬,為救女兒被迫做舞女的思慧、說一口流利“神父腔”英語的劉牧師,以及脾氣暴烈的“黃毛”,幾個人合夥做起了生意,利潤倍增的同時也危機四伏。

程勇昔日的小舅子曹警官奉命調查仿製藥的源頭,假藥販子張長林和瑞士正牌醫藥代表也對其虎視眈眈,生意逐漸變成了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

程勇最終決定幫助那些病人,繼續走向了代購買藥的路,並因此也走向了深淵,但帶來了病人的感激和擁護,並因此喚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使抗癌藥納入醫保幫助了成千上萬的病人。

該片於2018年7月6日在中國上映。7月,李克強總理就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輿論熱議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

本片用真摯的情感和真實的故事,打動了眾多觀眾,並引起社會熱議,贏得了大量觀眾的支援,也致使最終電影票房達到了31億。豆瓣154萬人打出9分,是近10年來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

最後,互惠定律、鑰匙理論告訴我們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真心才能換真心。

一個個故事,一部部電影都在表達,真摯的情感,互惠互助,會將人性的光輝淋漓盡致的彰顯,也在不知不覺中啟發著觀眾和讀者。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不管結婚與否,都要為自己留好這幾條退路